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9 21: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朗读,在朗读中揣摩句子的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全篇感情基调的变化。
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会文章的感彩及标题的含义。
01
02
品味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学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03
感受母爱的深沉,学会对生命和生存的意义进行反思。
04
5 秋天的怀念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插队。1972 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 年开始创作,其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因为劳作,腰病突然加重,导致双腿瘫痪。而最爱他的母亲也在细心照料他几年之后去世了。后来,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他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通过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必考字词梳理
1. 瘫痪( ):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2. 暴怒( ):极端愤怒。
3. 沉寂( ):十分寂静。
4. 侍弄( ):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摆弄,修理。
5. 捶打( ):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
6.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7. 央求( ):恳求。
tān huàn
bào nù
chén jì
shì nòng
chuí dǎ
qiáo cuì
yāng qiú
必考字词梳理
7. 央求( ):恳求。
8. 絮叨( ):形容说话啰唆。
9.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10. 淡雅( ):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11. 高洁( ):高尚纯洁。
12. 烂漫( ):颜色鲜明而美丽。
13. 翻来覆去( ):来回翻身。
14. 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yāng qiú
xù dao
jué bié
dàn yǎ
gāo jié
làn màn
fān lái fù qù
xǐ chū wàng wài
必考字词梳理
( )侍弄
( )弄堂
nòng
lòng

( )叨念
( )叨咕
( )叨扰
dāo
dáo

tāo
弄: 语境记忆法。
弄(lòng)堂里,一位大妈正在精心侍弄(nòng)她的花草。
必考字词梳理
捶( )捶打
唾( )唾液
chuí
tuò
侍( )侍弄
峙( )对峙
恃( )恃才傲物
shì
zhì
shì
悴( )憔悴
粹( )纯粹
cuì
cuì
偏旁辨字法
“亻”与人有关。
“山”与山有关。
“忄”与心理有关。
·
·
·
初读课文,走近作者
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母亲之间怎样的故事,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2.作者曾这样说:“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你能体会作者双腿残废后的生活和心情吗?
初读课文,走近作者
1. 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2. 小组交流后,集体分享,研读下面两段话。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抓关键词,读出“我”的暴怒无常:突然、砸碎、猛地、摔向。
抓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读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心情是什么样的?
初读课文,走近作者
性情暴躁,脾气很坏。
内心痛苦、绝望。
21岁
双腿瘫痪
回到北京
18岁
下乡插队
16岁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26岁
母亲去世
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30岁写作本文《秋天的怀念》
40岁创作《我与地坛》
被誉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47岁
被确诊为尿毒症
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
59岁
突发脑溢血去世
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
“我的职业是生病,业务在写作。”
初读课文,走近作者
初读课文,走近作者
细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能体现史铁生当时状态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我读出了一个 的儿子,请同学们看到第 段第 行 。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1.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母亲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标注轻重疾徐、抑扬顿挫。
2.师生对读。
师:当我暴怒无常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
生: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师:“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 指名朗读,说说对这两段话的理解。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结合文章思考,史铁生为何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身患绝症之苦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结合文章思考,史铁生为何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扑”“抓”写出母亲急切地护住“我”双腿的动作,怕“我”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痛去鼓励、安慰“我”的良苦用心。
母亲什么都没说,但她早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生活。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结合文章思考,史铁生为何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
——隐忍坚强之苦
“悄悄”“偷偷”既是母亲的悲伤无助,也是母亲的坚强隐忍。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结合文章思考,史铁生为何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切盼忧思之苦
再读课文,走近“母亲”
母亲活得这样苦,却时刻鼓励儿子相信生命、热爱生活。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尝试用以下句型说一说:
示例:母亲是慈爱的。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想方设法宽慰儿子,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母亲是 的。她的 体现在 。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一:
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作者对北海菊花的描写?
2.联系前文,你对“好好儿活”有了怎样的体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且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
链接资料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一:
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作者对北海菊花的描写?
2.联系前文,你对“好好儿活”有了怎样的体悟?
1.课文结尾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而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一:
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作者对北海菊花的描写?
2.联系前文,你对“好好儿活”有了怎样的体悟?
2.好好儿活!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无论遇到怎样的厄运,都要活着,而且要好好儿地活着,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精彩,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北海的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而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
史铁生领悟到了母亲的期望,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的路。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二:
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好好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三: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白色的花高洁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思考三: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品悟课文,感悟人生
爱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是人世间共同的情感。你想对史铁生的母亲说什么……
如果你是在世时的史铁生……
如果你是史铁生妹妹……
学习完这篇文章的你……
品悟课文,感悟人生
他,
被看作——
一个生命的奇迹,
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
只有他自己知道,
奇迹的名字叫母亲!
他,
有很多称呼。
他是作家,
是残联主席。
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最骄傲的身份,
是您的儿子。
他,
接受过很多赞誉。
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最想成为的是您的骄傲。
万千赞美,
都不及再听您说一句——
“我推你去北海看菊花吧。”
您是最慈的母亲啊,
他是最孝的子。
有了你们,
天堂也——
繁花盛开,爱意弥漫。
品悟课文,感悟人生
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缺憾;不是有这样的痛苦,就是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打击。
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也改变不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理局限——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另一种生命的延展。
品悟课文,感悟人生
我们在一起要好好活!!
课文小结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业布置
1.你和父母漫步在春光里想必是世上最动人的情景,请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这一幕,留作纪念,莫留遗憾。
2.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我二十一岁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