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金华中考题)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
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
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2.(2022浙江丽水中考题)我市地处山区,泥石流多发。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泥石流发生
的是()
A。破坏地表
B.植树造林
C.乱堆矿渣
D.毁林开荒
3.(2022浙江杭州中考题)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
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
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
4.(2022四川广安中考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猎豹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
5.(2022山东潍坊中考题)为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不
同街道的园林工作人员,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靠吸食梧桐叶片汁
液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也可通过释放啮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
B.梧桐木虱与梧桐之间是捕食关系
C.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
D.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6.(2022山东潍坊中考题)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
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
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
对
蝗虫数
色
气温
“降水量
时间
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
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
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
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
7.(2022山东菏泽中考题)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千里之是,溃于蚁穴
B.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C.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D.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8.(2022辽宁营口中考题)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④
②
⑤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