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昭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30 17: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创(chuàng)伤 漫溯(shuò ) 悄(qiǎo)然 颓圮(pǐ)
B.箴(zhēn)言 翌(lì)年 藐(miǎo)视 佼佼(jiāo)者
C.饿殍(piǎo) 茎(jìng)叶 浸(qìn)润 咬文嚼(jiáo)字
D.莅(lì)临 刀俎(zǔ) 桀骜(jié ào) 横亘(gèn)
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缭铐 座落 不惮 豁然开朗
B. 琦纨 喧腾 报负 没精打彩
C. 砥砺 孝悌 谛造 不暇顾及
D. 安详 赎罪 斑斓 游目骋怀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国庆节当天,很多年轻人选择在电影院观看建国60年阅兵式,因为电影院的专业设备更容易让观赏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
B.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会场外的标语、雕塑提醒着每个与会者:人类如果继续安之若素,毫无作为,美丽的地球就会毁灭在我们手上。
C.随着张艺谋新片《三枪拍案惊奇》的上映,影片拍摄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也由当初的不名一钱,迅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门景点。
D.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区的交通拥堵现象也日益严重,汽车往往几分钟才往前挪动一小段,常常让上班的人心急如焚。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大型歌舞史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走过的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B.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三天,受中等强度冷空气自西向东的影响,宁夏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将出现4-6级大风,气温也将大幅下降。
C.2009年,季羡林、钱学森等几位大师的相继离世,留给我们的,已不仅是哀痛和遗憾,更有深沉的忧虑:斯人已逝,后来者谁?
D.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进而在非专业人士眼里容易同思想品德、个性问题混淆,不易辨识。
5.下列句子对应的作家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年忧黎元,叹惜肠内热。
②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④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⑤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知识短文,完成6-8题。
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先秦传记文学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具有史诗性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认为是史诗。历史学家白寿彝《史记新论》认为是传记体。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生民》是一篇很好的后稷传,他是周族传说的始祖。《公刘》是一篇公刘传。公刘为后稷的裔孙,此诗叙他迁都事。”这两首诗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相当于传主;又都有围绕中心人物的故事情节,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传记文学的因素。但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所以只能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萌芽。
先秦诸子散文虽主要谈哲学、政治思想,但往往亦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如《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去楚国劝说公输般不可攻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情节大同小异的记载,可见真实性较大。《公输》中所塑造的墨子形象,体现了墨家不辞劳苦地为他人排难解纷的利他精神。墨子止楚攻宋事迹完整,但只记这一件事,而且没有记载发生在何年,尚少时间观念,因此只能算是传记片断,或有传记因素。《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但其形态与《墨子》相似。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有的整篇较集中记叙某个人物的片断事迹,刻画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者可能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传记。如《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弟、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故事头尾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本篇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因而这一片断还只是传记的雏形。有的人物事迹散见于几年的连续叙事中,则较能反映出相对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传》中“晋重耳之亡”,较连贯地写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到返国夺位的19年经历,写出了重耳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传记的雏形。《战国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叙其片断事迹,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如写战国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言行活动,事迹相对完整,能表现他们的性格。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
6.下列对“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传记文学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B.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并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
C.《生民》、《公刘》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
D.《战国策》写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绕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当属于传记文学。
B.先秦诸子散文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应是传记文学。
C.《左传》、《战国策》的作者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类似小说创作。
D.“郑伯克段于鄢”因为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所以它只是传记的雏形。
8.根据原文内容,不代表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B.《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属史诗性质,也是传记体。
C.《孟子》、《庄子》的记叙,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D.作者认为:传记文学既是人类自身实录,因而就要写出人物主要生平事迹,要有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个性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释①“案堵”:安居,“案”通“安”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3分)
A.欲止宫休舍 止:住下
B.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C.沛公又让不受 让:责备,指责
D.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当王
10.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3分)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进入咸阳城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政策,如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深得民心,以至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B.刘邦、项羽两大阵营中都有私通对方的奸细,但两人对奸细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刘邦是严惩,而项羽是采信。
C.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特别是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杀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D.刘邦有政治才能,以“柔”得民众,项羽有军事才能,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百姓不服从项羽。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
第Ⅱ卷 第Ⅱ卷总分 总分人
题号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4分)
12.把上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3、(1)简要分析词的第一句中三个“深”字的表达效果。(3分)
(2)根据词的下片的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个画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名篇名句填空(6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有冻死骨。
(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好多至理名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等。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各题。
丫 口
周家鸿
两座山对折的地方,就是丫口。
村里人荷锄而出,冲着丫口响起渐渐远行的脚步,那其中,必定有苍老的牛,送行的狗。翻过丫口,这一切却又在金色晨光中迷蒙。丫口是繁复世界,精彩,诱人,却遥远。
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一锄锄翻开潮湿泥土,播上种子,绿油油的禾苗便成了庄稼人的漫长而艰巨的守候。再没有什么事有这样大的诱惑力,成年累月地让庄稼人苦盼。就算外面喧响而闹腾,什么危机、战事,对于村子,只能是摆搁在茶余饭后的闲聊;天气,才是农民们辛酸或甜蜜的陪伴者。劳累了,他们就着山岩找一处避阳的处所——那曾是花蛇或野兔栖歇之所,他安静地燃完了一支旱烟,美美地睡上半个时辰,鼾声也许振落岩土,又惊飞草中虫子。有的早就爬上农民的足或手,但他不理会,悠然处于一种恬静的快乐中。只要仓里有粮,银行里有没有存钱,都不必心慌,清淡的粮食能把农民们喂得强壮,这种没有贪欲的境界,也许正是农民高尚的缘由。
虫子一般不会咬这些粗糙的皮肤,就算咬了,他随处折几芽蒿枝尖,揉上痛处,仍旧干活。咬破农民的脚,有何意义?他不会像城里的贵妇,惊呼四起,并作诗赋文,或者上电视里去留下记忆。
黄昏后,村人们踏着虫鸣集向丫口,又分散向各自的蜗居。这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热烈。而这种境界,白天却显得那样静谧,就算有人踏破小村古道,惹来狂吠声音,他们也并不知晓。
丫口有一株巨榕,枝繁叶茂。晚饭毕,一村人就集在这里侃天谈地,声音分好几片。小孩子喜欢伏在故事多的老人的膝头,听一阵稀奇古怪的魔鬼精怪,然后在恐惧中,伏于母亲敞开的怀里睡去。最俗的是壮年那一堆,总爱讲着媳妇女人,然后吼着“猫的房梁,狗的坝子边”,然后散去。
丫口外的空气,也许不如村里净洁,可是上学的少年都渴望村子有雨,父母们回来得早,也不会领孩子到丫口去,而在家里陪孩子写完作业,再商量怎样筹备下学期的纸和笔。为了这份欣喜,孩子们宁愿踏着泥泞,披一块发黄的塑料布,去丫口外的学校。
可是村庄依旧没能避开丫口外的干扰。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里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随后买回电视的人家,开始在屋顶绑长长的竹竿,电视天线指向丫口。
很多年来丫口把丫内的小村锢锁得超常的质朴,村里人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当乡上来人,强迫性叫村子压低丫口,修筑公路时,丫口人有一大半想不明白。然后,当鸣叫的汽车带回财富、信息和电视“锅盖”,又运走了村里的土特产和上大学的青年,村里人想:这才是丫口村真正的生活哩。
15.第三段开头写道:“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庄稼人对庄稼的这种“亲近”?这种“亲近”行为表现了庄稼人怎样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写晚饭后丫口一村人聚集在巨榕下侃天谈地的情景。其中特别突出小孩子与壮年人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倒数第二段中“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里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丫口”象征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由贫困逐渐走向富裕的社会现实。请简要说明作者怎样运用对比来揭示这个象征意义的?有何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19.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划线处存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请予以修改。(5分)
征稿启事
《飞翔》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聚焦热点”、“校园律动” ……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自己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稿件斧正后请投入《飞翔》编辑部邮箱(feixiang@)或直接送校刊总编张老师处。
《飞翔》编辑部
2010年10月10日
答:(1) (2) (3) (4) (5)
20.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看下面几个篆体汉字,从例字以外的三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子,巧说汉字。要求符合该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涵义,句式特点和例句基本一致。(4分)
例:国:外城围,内持戈,持戈守疆卫家国。
休:左佳人,右秀木,人依秀木自在休。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报道,请根据该报道标题的前半部分拟写后半部分,要求与前半部分标题字数相同,结构大体一致。(3分)
文化旅游,期盼中部携手推进 ,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中部六省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湖北、湖南两地竞相把“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挂在嘴边,“吴头楚尾,人杰地灵”则成为安徽、江西推广文化旅游的口头禅,而河南更因文化积累深厚,被形容为“举手触摸秦文化,抬脚踢到汉砖瓦”。安徽徽文化、山西晋文化、江西红色文化等都为世人传颂,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鹊楼、岳阳楼也都在中部地区,湖北的一峡两坝(三峡和三峡大坝、葛洲坝)、河南的两都一寺(洛阳、开封和少林寺)、湖南的两山一冲(张家界、衡山和韶山冲)、山西的五台山、江西的井冈山等著名景点为国内外游客所乐往。
文化、旅游界人士认为,中部六省以文化为根基的旅游结盟,不仅能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而且对扩大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3月,六省达成《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承诺共同推介精品旅游线路。10月,中部六省文博会在汉举办,业者深感可做的事很多:长江之旅可将黄金水道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让洞庭湖、东湖、鄱阳湖烟波连线,黄山、庐山、神农架风光共赏;宗教文化寻根朝圣之旅可将五台山、少林寺、武当山、九华山等地串联起来;“南阳诸葛庐”与“襄阳隆中对”等相连,打响三国历史文化之旅;依托茶圣陆羽故里(湖北天门),重温清代南起湖北赤壁羊楼洞,经汉口到河南社旗,山西平遥、太谷、祁县、晋中(榆次)直至俄罗斯的茶道,弘扬茶圣提炼的“精行俭德”的茶文化;鄂豫皖联手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湘鄂西建设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此外还可联手打造名城之旅、南水北调源头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七、作文(60分)
22.请以“那一次,我流下了 的泪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先把标题补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400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00
21世纪教育网
一、(15分)
二、(9分)
四、(24分)
12.(10分)
(1)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所以:的原因,1分。约束:约定,规约,这里是名词,1分。句意1分)
(2)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内:使进入,让……进入;1分。徵:通“征”,征集,1分。益:增加,1分。距:通“拒”,抵抗,1分。句意1分)
(3)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送死,)趁夜前往沛公军营见张良。(活:使……活命,救,1分。夜:趁夜,名词作状语,1分。句意1分)
译 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13.(8分)
(1)叠字的使用,描绘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形象地表现出女主人与世隔绝,形同囚居之苦;暗示其深沉的内心愁怨。(3分,每点1分)
(2)暮春三月的傍晚,风雨交加。一个孤独、忧郁的女子看着横遭风雨摧残的花儿,想起自己如同眼前花儿一般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内心的凄苦无处诉说,无奈问花,而花儿却弃她飞过空荡荡的秋千。(5分,每点1分)
.(6分)鱼翔浅底 怅寥廓 尤使我耳不忍闻 风萧萧兮易水寒 朱门酒肉臭 学而不思则罔
五、(2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