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场景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1 场景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08: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1.场景歌
▍教学目标
1. 会写“场、景”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课文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课文的美景。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了刚才主持人老师的介绍,知道叫我什么老师吗?张老师
亲亲热热地叫我一声,如果不拖,肯定会更亲切。
2.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先来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咱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这首儿歌?
3我们来读一读,不过有好多生字朋友从儿歌里面跳出来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准确的位置吗?那我们试一试,我读第一段好不好?
学生朗读。
【从复习旧知导入,引出量词,激发学生的量词积累,也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设计最巧妙的是,没有直接读一读或背一背,而是把量词单独列出来,让学生给他们找准位置。】
二、朗读韵文
1.看这些生字表示数量,咱们可不能乱用,要不然就要闹笑话啦。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学的这首儿歌叫《场景歌》,在我们语文书的很前面,读过了吗?
读了几遍手势告诉老师。这么多遍,那一定读得很溜了。不过张老师觉得这首儿歌可不好好读,因为里面有许多会变调到的音,你读准了吗?
我觉得在咱们语文课堂上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好吗?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翻到 16 页,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都读准了,尤其是会变调的音。
学生自读。
2.集体读是读得很溜了,那是随大流,一个一个你能不能读出来?不自信了是吧。接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两个小朋友来互相检查着读一读,看他有没有把这首儿歌的每个字音都读准。你们会同桌着合作学习吗?
你们平时怎么学的,能告诉老师吗?一个读一个听非常好,再交换过来。
看来咱们二几班的小朋友二三版的小朋友很会合作学习。张老师本来想给大家看一看我们张老师班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两个同学合作学习的,那现在是不是不需要看了?
那我就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一个把要求再说具体一些,好不好?你看这两个小朋友读的时候跟你们同桌合作有什么不一样,会发现细节。
用一本语文书。
看来我们还是需要看一看好吗?我们来看看张老师班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合作学习的。
发现了吗?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合作的?第一,两人合用一本语文书,张老师的用意是希望这两个小朋友凑得更近,一个读一个听,就像你们合作的那样。第二步,就是给他纠正错误,最好能把他读错的词语划下来并且帮助他。如果她读得对了,你可以给她一个大拇指来表扬她,会合作了吗?两个小朋友,凑得更近一点,读课文的声音只要你们两个听到就可以啦。
3.刚才张老师看到两个小朋友头挨着头、轻轻地朗读。真好,咱们是同学,同学就是一同学习的伙伴。
得到你的同学表扬的小朋友请举手。哇,你们真棒。
得到同学帮助的小朋右请举手。哇,你们真幸福。
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小朋友,哪些词语得到你同学的帮助?投影学生的书,小朋友现在会读了吗?
一队“红领巾 ” 一丛翠竹。
出示字卡“翠”,这个词语啊确实难读。刚才张老师小声地过来听,发现这个词语好多小朋友都读得不对,它是一个平舌音,来读一读。干脆一点。仔细看着这个字,你猜猜它意思可能跟什么有关?你来猜。
原来古时候的这个翠字还真的是跟羽毛有关。你看翠字上面是羽毛,它是指那种有青翠羽毛的一种鸟。可能也有小朋友认识,这就是什么鸟?
翠鸟。对,后来这个翠字就专门是指像翠鸟羽毛上的那种青翠的颜色。
读词语。
可是它翠字跟翘舌音的竹在一起就难读了,谁来挑战一下咱们的小舌头要做一下练习啦。出示词卡:翠竹。
再大一点难度行不行行。再加上平舌音要不要练一练,不要小火车开一点来。出示词卡:一丛翠竹。
来找一找哪里是一丛翠竹?小朋友来指一指。
你们觉得看清楚他的手势了吗?这样能叫一丛吗?叫一根翠竹或者说叫一竿翠竹,那你看一竿又一竿翠竹,就可以说——。
你看这量词可真有意思,前面都是一,但后面跟的量词不一样,它表示的数量也不一样了,可不能乱用。
翠绿色的竹子,那叫翠竹,那翠绿色的柳树就可以叫——翠柳。谁来找一找?
4.读准确了这些生字朋友老师想读儿歌就容易多了。我请刚才得到同学帮助的小朋友来读一读。刚才哪些小朋友得到同学帮助了,摇个手站起来。我们请你们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大家眼睛看屏幕,看看这回他们有没有把儿歌都读准确了。掌声送给这四个小朋友,你看经过同学的帮助,他们把儿歌读准确了。
这首儿歌叫场景歌,歌一般会很好听是不是啊?那你能不能把这首儿歌读得更好听一点?我们请四个小朋友来合作,咱们听一听他们有没有把儿歌读得更好听。老师告诉你一个小小的秘密,不让她们听。
学生轮流朗读。
这里应该有点掌声。你们知道我刚才悄悄地跟那个小朋友说了什么秘密吗?
5.我就悄悄地跟他说这些词语,它是有节奏的。那你们可以给它加上什么?他的魔法棒就是用节奏竖线在那里划一下,是不是让节奏更明显一点,还有吗?
张老师觉得咱们这里可以给他加上放一些动作拍手,给他加一点节奏或者轻轻地拍。拍下桌子,大家加上节奏好不好?我们来试一下来。
我觉得声音再集中一点会更好玩,我想让他更好啊。你们想不想想,我给他找了一点音乐(林海的《欢沁》),但是你们要跟着老师的指挥来,把它的节奏读出来,就更好听了。我们来试试。
【花了很长时间来指导同桌合作朗读,记得很早的时候听李玉贵老师在课堂上教孩子四人小组合作,当时受益匪浅,觉得这样的指导是有必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孩子们学会合作的方法,能提升学习效率。展示朗读的时候也让有错误的孩子先读,在准确的基础上步步深入,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直到最后的配乐朗读,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地、不知不觉地读了很多遍。】
三、理解韵文
1.你看咱们跟着这个节奏把这首儿歌读得更好听了。随着这欢快的节奏,我们就一起跟着这些短语朋友走进这些美丽的场景中去瞧一瞧好吗?好看,我们先来到了哪里,来到哪里。学校。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吹喇叭的声音。告诉你哦,这个是一种铜管乐器,我们中国人叫喇叭,外国人叫铜号,对用铜做。
他们脸上笑嘻嘻,嘴巴张得大大的,他们一定是在放学,放学了就开心了是吧。脸上带着笑容,面带欢笑。
有可能是去搞活动了,是不是可能是春游,可能是秋游或者组织其他的活动了?是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有可能是去搞活动了,是不是可能是春游,可能是秋游或者组织其他的活动了?是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出示词卡:一面队旗
我们少先队员,其实有好多好多的代表自己的标志。
这就是刚才那个小朋友说的号,他们手里拿着的铜号,你看铜号上面有一个手可以握的把手,所以把它叫做——。
你看椅子上面也有可以拎的把手,所以可以叫做一把椅子。
再来看看其实这个号字咱们并不陌生,一年级我们学过。
可是我们有时候不说少先队员,我们有一个小魔法,看看我变了一个什么魔法。小眼睛亮晶晶的看屏幕,你发现我变了个什么魔法。我在红领巾的外面加了一个双上引号和下领。那谁能来说这是一什么红领巾,这个魔法谁知道了?
原来红领巾外面加上双引号,它不是指我们胸前的红领巾,而是指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看,这是一个“红领巾”或者一位“红领巾”站起来。两位“红领巾”,一队“红领巾”。
你看同样是红领巾加一个不一样的量词,它的数量就不一样啦。这一队“红领巾”,他们可能要去秋游,路上发出一片欢笑。
这一队“红领巾”能读一读黑板上的词卡吗?小组读。
2.这一对红领巾,他们来到啦一片金色的沙滩上。红领巾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贝壳,沙滩和海洋能把它们说具体一些吗?比如说一什么贝壳。
掌声送给他,你看他可以用准确的量词来说了。是的,这里有两艘船,一艘是军舰,一艘是帆船。
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我这儿有两个字,能告诉老师哪个是帆船的帆,哪个是军舰的舰,而且还要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看这两个小朋友真能干。他们发现了我们汉字里藏着很多秘密。汉字里的部首有时候可以告诉我们字的意思,比如说左边一个金字旁,它就表示跟什么有关?
左边一个舟字旁,它可能就跟船有关,它有时候还有部首里藏着它的读音。
那么我要你们再来猜猜这些字。知道的可以说,悄悄地叫出来,这是什么字?
那我可不可以说一条军舰一艘帆船吗?
所以你觉得大的要用艘,小的可以用条。明白了吗?跟他想的一样的也点点头。
掌声送给他非常好,能够在别的同学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我赞同这个小朋友的观点。军舰我们一般用一艘,因为军舰都很大,他说有时候帆船可以用条,比如说很大的海盗船。看来用什么样的量词,可要看后面的事物是吧,不能随便乱用,一定要用准确。
大海边,我们看到了一条帆船,一艘军舰,还看到了一片沙滩。这个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他们停着的地方叫——港湾。
那除了这些,你在海边还看到了什么?你可以用上量词来说一说,也要像刚才我说的那样,可以用不同的量词来说,但一定要说准确,把你的发现跟同桌小声地说一说。
总结:这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它是一组数量短语组成的词语。那么数量短语我们会发现孩子在生活当中其实用得很好,他们的生活积累也非常多。那么今天这节课关注的数量短语,一个是准确性,就是说同样是船,但是要用不同的量词来表示。第二个是丰富性,就是可以用不同的量词来说相同的事物。但是同样是一,它表达的数量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刚才从一竿翠竹到一丛翠竹,从一株垂柳到一行垂柳,包括后面的一棵椰子树到一行椰子树,那么要关注的是数量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