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30 23: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
A. 秦朝 B. 西汉 C. 新朝 D. 东汉
2.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3.以下文物或模型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
4. “东汉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主要体现了( )
A. 东汉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东汉被黄巾起义推翻 D. 东汉中后期皇帝无能
5. 据记载,张角得到《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一书后,利用书中的部分内容创立“太平道”,并广收信徒以传道。在势力壮大后,他( )
A. 领导了黄巾起义 B. 建立了“张楚”政权
C. 推翻了东汉王朝 D. 改朝换代,做了皇帝
6. 有学者认为,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天下分崩,民不聊生,纲纪既衰,儒道尤甚。据材料可知,黄巾起义( )
A. 冲击了东汉的封建统治 B. 消除了社会矛盾
C. 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D. 使儒家思想消亡
7.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县之南登基称帝。后世称刘秀所建立的政权为( )
A. 西汉 B. 东汉 C. 蜀汉 D. 后汉
8. 东汉初期,“益、凉二州奴婢,向所在官府自我申诉者,免为庶人(成为平民)”。这一情景的出现最有利于东汉( )
A. 减轻农民负担 B. 恢复社会生产
C. 完善地方法规 D. 发展商业贸易
9.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③减轻刑罚  ④严惩贪官污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这段材料反映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
A. 原因   B. 特点 C. 经过   D. 影响
11. 某起义军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注:甲子年,184年),天下大吉。”材料中的“苍天”和“黄天”分别代表( )
A. 秦王朝 陈胜、吴广起义军
B. 西汉王朝 王莽的军队
C. 秦王朝 刘邦、项羽起义军
D. 东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12.“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堂上置樽酒,主客对酌……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东汉画像砖中这一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 )
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
C.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 D.“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发展
13.右图陶俑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极高水平。此文物也反映了东汉时期的( )
A.民间生活气息 B.激烈战争场面
C.民族交往盛况 D.社会动乱情形
14.直观的图示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右图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
C.封建社会外戚和宦官最可恶
D.古代皇帝多年幼
15.如图漫画反映了中国古代某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这一时期是( )
A.秦朝末年
B.西晋晚期
C.西汉中期
D.东汉中后期
16.曹操在诗歌《蒿里行》中写道:“白骨落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出现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17.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了东汉后期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18.《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军“燔烧官府,劫略郡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天下(响)应”原因的有( )
①朝政腐败 ②自然灾害频发
③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④封国势力强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郡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对材料所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由于自然灾害导致了黄巾起义 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③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④起义最终被东汉军队残酷镇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0、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三国演义》
(1)材料一中的“举大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张角创立的宗教派别是什么?后来张角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被称作什么?
(3)比较上述两则材料,分析这两次农民起义在准备和结果方面有何异同。
21、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究东汉时期的历史。
【兴盛篇】
材料一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道:“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了谁的统治?
【衰落篇】
材料二 下表列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2)你能从上表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什么政治现象?这种现象给东汉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危害?
材料三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3)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向(响)应”的原因。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反思篇】
(4)通过对东汉兴衰历史的探究,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
1-5BBBBA 6-10ABBDD 11-15DAAAD 16-19BCCC
20、(1)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或秦末农民大起义)。
(2)太平道。黄巾起义
(3)准备不同:大泽乡起义仓促;黄巾起义经过了长期准备。结果相同:二者都失败了。
21、(1)汉光武帝(或刘秀)。
(2)皇帝即位年龄小,寿命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有组织、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