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团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化学选修四模块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B.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C.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发生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s)+H2O(g)===CO(g)+H2(g) ΔH>0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l)+8H2O(l) ΔH>0
C.CaC2(s)+2H2O(l)―→Ca(OH)2(s)+C2H2(g) ΔH<0
D.CH4(g)+2O2(g)―→CO2(g)+2H2O(l) ΔH<0
3.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4.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组是( )
X
Y
Z
W
A
C
Fe
NaCl
H2O
B
Pt
Cu
CuSO4
CuSO4溶液
C
C
C
H2SO4
H2O
D
Ag
Fe
AgNO3
AgNO3晶体
5.用铂作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并且在阳极得到0.56 L气体,阴极得到1.12 L气体(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 )
A.稀盐酸 B.KNO3溶液
C.CuSO4溶液 D.稀硫酸
6.用Pt电极电解含有Cu2+和X3+均为0.1mol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图,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Cu2+>X3+>H+ B.H+>X3+>Cu2+
C.X3+>H+>Cu2+ D.Cu2+>H+>X3+
7.按右图电解实验装置(都是惰性电极),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左池中溶液的pH上升,右池中溶液的pH下降,不仅a,d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且b,c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电解液应选用下表中的( )
选项
左池
右池
A
KCl
Cu(NO3)2
B
AgNO3
CuSO4
C
NaCl
AgNO3
D
KOH
CuSO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解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②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 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将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9.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
B.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C.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D.钢铁表面常见的锈蚀产物是Fe2O3·nH2O
11.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O2(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如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甲烷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7H2O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大
1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3.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14.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连接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15.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
M+nH2O===M(OH)n+H2↑
B.马口铁(镀锡)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非选择题
16.(14分)今有Cu2+、Cl-、Na+、SO、Zn2+五种离子两两组合分别组成的电解质溶液若干种,可选用铜电极、铂电极、锌电极进行电解。
(1)以______作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时,溶液的pH有明显升高,且溶液保持澄清。
(2)以______作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时,溶液的pH有明显下降。
(3)要使电解过程中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应以铜为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或以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 溶液。
(4)以铜为阳极,电解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均可得到氢氧化物沉淀。
(5)要使电解过程中溶质的组成和质量不变,而溶液浓度增大,又无浑浊,应以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改变,而溶剂质量不变,应以铂电极为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
17.(9分)新型高能钠硫电池以熔融的钠、硫为电极,以钠离子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原理为:
放电
2Na+xS===Na2Sx
充电
(1)放电时S发生________反应,Na作______极。
(2)充电时Na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______极相连。
(3)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电池用作电源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阳极产生11.2 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金属钠____g。
18.(11分)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棒,乙池中的____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乙池碳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若乙池转移0.02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200mL,测溶液混匀后的pH=______。
19.(6分)在50mL 0.2mol·L-1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通电电解(不考虑水分蒸发)。则:
(1)若两极均为铜片,试说明电解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将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阳极为纯锌,阴极为铜片,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不考虑H+在阴极上放电,当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__________g,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66团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化学选修四模块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6.(14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或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
17.(9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g。
18.(11分)
(1)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pH=______。
19.(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