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C.炼铁废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
D.表面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日常生活中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3.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铁栏杆上涂油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
B.实验室探究铁的反应原理的实验中,先通入CO是为了得到交纯净的铁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D.碳酸氢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铝可用作导线 B.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
C.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很快生锈
B.能用来检测空气中O2的含量
C.白磷能燃烧
D.乙厂只排出Na2SO4
二、多选题
6.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Zn Cu 滴加适量AgNO3溶液
B CO2气体 HCl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浓硫酸
C Na2SO4溶液 CuSO4 滴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KCl溶液 K2CO3 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7.要将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除去,方法正确的是( )
待除杂的物质 方法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炭层
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点燃
C 氮气(氧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D.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9.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常识的是( )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与蚕丝
C.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D.金属铁锈蚀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10.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各选项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用金属清洁球擦洗铝锅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三、填空题
11.利用生铁制造铸铁锅,是因为铁有良好的的 性,但极易生锈,使用后应如何保养 。
12.化学实验离不开仪器,下列常见仪器不是金属材料制的是( )
A.烧杯 B.铁架台 C.镊子 D.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某地区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每人每天)如表所示.
能量 3890kJ
蛋白质 48g
脂肪 30g
钙 480mg
锌 6mg
铁 4mg
维生素 24mg
①糖类和表中的蛋白质、 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填序号)
a.土豆 b.牛奶 c.豆油
③缺 (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④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 .
(2)材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①下列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填序号)
a.镁铝合金 b.聚乙烯 c.钢筋混凝土 d.有机玻璃
②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填序号)
a.表面涂油 b.食盐水浸泡 c.表面镀铬.
14.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所标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 (任选一种物质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通常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新型食品保鲜剂“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 检验,若出现 的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15.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涂在保温瓶内夹层的银白色金属是 ;做普通干电池负极的材料是 ;体温计中的银白色液体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C
7.答案:A,D
8.答案:B,C
9.答案:B,D
10.答案:A,D
11.答案:导热;保持表面干燥
12.答案:A;量筒
13.答案:脂肪;a;钙;维生素;a;c;b
14.答案:C;ABDE;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稀盐酸;气泡
15.答案:Ag;Zn;H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