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1: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课堂导入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名片
老舍
济南的冬天
背 景 介 绍
1、以“读”引“赏”,以“赏”促“读”,“读”、“赏”结合,通过 品味老舍散文语言人性化的特色来赏析散文,感受济南冬天的独特风韵。
2、感悟老舍对自然、对美的热爱和尊重,思考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
3、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1、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注意文章情感和节奏,揣摩和品味语言。
范读课文
2、按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进行分段,归纳每段大意。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的?
写济南的冬天“ ”的天气特点,指出济南是个“宝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1)
(2~5)
(6)
温晴
(1、济南的冬天到底出奇不出奇;2、阳光到底值不值得说)
说说你能读出什么信息。有没有言外之意?
1、济南的冬天到底出奇不出奇;2、阳光到底值不值得说)。
1、济南的冬天,出奇
2、济南的冬天,不只有阳光
3、阳光也值得说
1、济南的冬天,出奇
2、济南的冬天,不只有阳光
3、阳光也值得说
1、阳光有什么值得说的?
按理说,不值得说;连用的对比,却让人觉出不同——注意“风声”而不是“风”、“日光”而不是“太阳”;连用“像我”,既强调了可信度,也强调了它的意义、它的特别,在“我”;或者说,值得说的原因,在“我”,是“我”想要说——用“我”的一个词形容济南的冬天:温晴;用“我”的一个词评价冬天的济南:宝地;同样的,济南的出奇,也在于“我”
读读这句话,语气中有答案——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这就是正衬的手法——阳光,带给我带来的感受,已经足够美妙,何况我的济南还不只有阳光;自得语气
2、为什么不直接说那“出奇”的?
3、那么,出奇的、令我更自得的,是什么呢??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出奇的是________”
但是作者这样写了吗?作者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1、关于第三段:
语段品读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A、为什么说“真的”,什么“真的”?
前文说的“暖和”;这很容易联系《春》的“不错的”,可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B、这“暖和”和下文的“面上含笑”有没有关系呢?什么关系?
写的是“面上含笑”,说的却是“心里含笑”——是人的一种感受
容易发现的是,“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有这段末尾的句子;不容易发现的是:小山们对他们打的包票——“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读好这个句子,并且不是让学生沉浸在想象中,反而应该跳出来,思考产生这种感受和联想的原因,还原那个场景——小山环绕
C、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文中哪些句子在写这种感受呢?
2、关于第四、五段:
语段品读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A“最妙的”能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言外之意?
1、前面也是“妙”的;
2、下小雪更妙——作者还在玩正衬、烘托的“把戏”
B、“妙”在哪里?
1.“戴着”、“托着”就不可以吗?和“举着”相比,则有些唐突。两词相差太大)
2.“越发”(白色和青黑色相映,也显得格外庄重,所以后面才有“看护妇”的说法)
因为城里狭窄,所以视野是受限制的。所以上文很明显的,是自下而上的视角,最开阔的、最容易映入眼帘的,是小山高处的景象。所以,写了山上的矮松、蓝天。但是,位置更低的山坡上的小村庄,就只有走出城外才能看到了。所以,并不是从城里写到城外,而是立足点由城里来到了城外
C、“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这可以是个过渡句吗?
3、关于第六段:
语段品读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怎么语序颠倒了?
这还是“冬天”的济南吗;不敢叫人相信了,才要强调;可以具体说说,比如“全拿出来”,与其说是个动作,不如说是作者的一种感受:水藻真绿,仿佛,那是经过了终年的贮蓄……
小结
作者笔下,山、水、树、雪全有了情;
如此暖和、秀气、清亮,算不算出奇?
处处是感受,所以济南是老舍心中的济南,冬天是老舍心中的冬天。“出奇”的,不是这个老城而是这个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