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1: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李白诗风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豪放 清新 俊逸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被誉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并称“李杜”
诗风雄奇奔放(豪放)、清新俊逸
他的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他的剑: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李白
他喝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天宝元年秋(742),李白应召入京,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宝三年春,李白被放还乡,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乱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
当时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由江陵东下,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后来李璘军败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
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生平
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各地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天宝元年(742)玄宗召他到长安,但一年后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完全被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与杜甫相识,同游梁、宋,随后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同游山东,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这首诗就是他临行前写的。
这之前,李白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解析题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梦中游玩
天姥山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离开某地时赠送礼品或做诗歌给留在那里的亲友
《别东鲁诸公》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点明所写内容是虚幻的,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
这是“游仙诗”的诗体形式,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情怀。
古代乐府诗体裁的一种。歌行体中的一种。
内容多悲愁慨叹,形式较自由活泼。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抒写了自己对自由世界的追求。
所梦内容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李白的《少年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以"吟"命名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韦庄的《秦妇吟》等;
以"谣"命名的: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课 文 朗 读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课 文 朗 读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课 文 朗 读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鸾 魂悸
长嗟 觉时
读准字音
yínɡ

shàn

zhuó


dàn
fēi
hōnɡ
luán

jiē
jiào
整体感知
用原文诗句回答以下问题
入梦的原因

由现实转入梦境
的过渡句
由梦境转入现实
的过渡句
揭示全诗主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
一、梦游之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景(见)—— 描写
三、梦游之 感(叹)—— 议论、抒情
思 路
第一段
BRIEF SUMMARY / REPORT GENERACHINESE SLE GRADUATION REPLY PPT TEMPLATE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
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
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瀛洲难求
天姥可睹


陪衬
1.是怎样的天姥山? (原句)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天姥连天……东南倾”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向天横:夸张
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东南倾:夸张、衬托
(1)夸张,描绘出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
(2)用五岳、赤城、天台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巍峨,进一步勾起诗人对天姥山的神往,为下一段梦游天姥作铺垫。
3.简要“横”“拔”“掩”三个动词用得好在哪里?
炼字
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天姥山强烈的气势和动态感。
第二段
BRIEF SUMMARY / REPORT GENERACHINESE SLE GRADUATION REPLY PPT TEMPLATE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请尝试为本段划分层次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请尝试为本段划分层次
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请注意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
月夜剡溪
梦登天姥
山中奇景
仙人盛会
梦中之景
所梦之境
所梦之景
境之特点
情感
月夜剡溪
湖、月、溪水、谢公宿处、渌水、猿声
清幽宁静
恬静幽美
愉悦神往
梦登天姥
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
雄奇壮美
迷醉神荡,乐而忘返
山中奇景
迷花、奇石、熊咆、龙吟、岩泉、深林、层巅、云、雨、烟
惊心动魄
光怪陆离
悸动惊恐
仙人盛会
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浩荡青冥、日月、金银台、霓衣、风马、纷纷云君、虎鸾、如麻仙人
光辉灿烂、
富丽堂皇、
热闹绮丽、
盛大和乐
惊叹艳羡,令人神往。
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 、愉快的心情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猛然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梦醒神伤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消失,失意留恋,痛苦惆怅
总结第二段
梦 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游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历 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程 神仙洞府,灿烂辉煌
仙人盛会,其乐融融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思考这个梦境跟李白的现实生活有关系吗?
梦境应是一年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 。梦的及时醒来表明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
“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就是他被选召入宫时的心情,“脚著谢公屐…空中闻天鸡”初入官场的成功体验。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曾经热切向往的宫廷并非那么纯净:“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对官场的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官场让人心惊胆战;”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官场的变幻莫测;“云之君”“仙之人”是达官显贵;
“日月照耀金银台”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
“虎鼓瑟兮鸾回车”是达官显贵们出行的鸣锣开道。梦中仙境即现实官场。
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①自由、快乐的神仙世界——现实的丑恶
②理想—现实、光明—黑暗【对比】
③作者在现实中不愿对权贵卑躬屈膝,而受排挤,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诗人借“梦游”,倾泄心中情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第三段
BRIEF SUMMARY / REPORT GENERACHINESE SLE GRADUATION REPLY PPT TEMPLATE
第三部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伤
第三部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哪两个字照应了题目?“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①“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
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这是一种自主独立、自由舒展、自在逍遥有独立人格的生活。
第三部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第三部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这一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不过,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多维探究
1.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看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讨论探究
消极。梦境空虚,人生也像梦一场,古往今来的名利权势兴亡荣枯,都像流水一样空空荡荡流逝了。而且李白想要寻仙访道,过隐居生活,万事不关心。所以说是消极的。
积极。诗中说“东流水”,我们可以看作是写其建功立业思想的紧迫感。有人生几多失意的消极慨叹,也有“君子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一如孔子面对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不消极。“且放”只是暂时放一下,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争取,因为李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诗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总结第三段
惊梦长叹:
蔑视权贵,反抗现实
梦游之由(前)—— 叙述
梦游之景(中)—— 描写
梦游之感(后)—— 议论、抒情
结构层次
留别
现实
现实



魂归枕席
神奇迷离
壮丽辉煌
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
梦境
洞天仙境
着屐登山
魂飞剡溪
壮美雄奇
凄清幽静
天姥仙境
情感变化
梦前
梦中
留别
梦醒
憧憬
欣喜
失落
不羁傲然
主旨
李白以梦游为线索,运用虚实结合,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梦游天姥山的奇特景象,传达出作者对山水的向往之情、对权贵的厌恶之情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是怎样一个人?
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
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
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我们来看看他离开朝廷后的人生经历: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在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