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故乡》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3: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故乡
鲁迅
目录
1
2
3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4
5
6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故乡》是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课文还有《孤独之旅》、《心声》、《我的叔叔于勒》,这些小说作品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
《故乡》这篇小说主要描写文中的“我”回故乡接母亲和侄子北上这一事件,以这期间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描写故乡的变化及人物形象的转变体现本文主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议论巧妙结合的手法以及对比,插叙等手法的运用值得好好品析。
说教材
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和接受能力,并且对于小说的学习兴趣较大,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之前学习过的《少年闰土》对于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转变有所帮助。
但学生对于作品所写时代的一些社会现象缺乏认知,分析作者的情感和作品主题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写作背景,让学生代入作者身份,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说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小说情节、通过合作探究和师生研读,找出故乡的变化并分析其运用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和小说主题(难点)
掌握小说基本知识,把握“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及其意义,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文章主题。(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说教法学法
◆预习法
◆合作探究法
学法
◆引导法
教法
说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深入研读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同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师生问答互动还能很好的调动课堂氛围)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吗?能想象少年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吗?看看鲁迅笔下的“我”时隔多年重回旧地,再见故人都感受到了故乡的哪些变化。
整体感知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之上进行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和分析小说的能力可以得到训练)
1.通过提问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进行补充强调解决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生字词相关知识
2.默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入手梳理小说线索和主要情节
深入研读
(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句,把握文章)
1. 分析人物形象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闰土形象及其变化,并归纳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参考分析闰土的方法来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启发学生思考人物发生变化的原因。
2.品读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思考其深意
(1)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
3.深究作品内涵,总结中心思想
拓展延伸
组织讨论“宏儿和水生再次相遇”这一话题
(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畅所欲言,发表自己见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课堂小结
1.提问学生谈收获和感受
(检验教学效果,直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2.课后作业
就“宏儿与水生多年后再次相遇”这一话题进行写作
(与拓展延伸环节紧密联系,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说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原因:卖屋,搬家
变化:美丽
萧索、悲凉
母亲
杨二嫂
闰土
船上对话
感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