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4.2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一)普通洗衣粉
1、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 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等。
一.基础知识
一般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优先吸附在各种界面上,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的状态,去除衣物的污渍
应用:表面活性剂有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
①表面活性剂
②水软化剂: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
④漂白剂:可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一定的损伤。
③碱剂:在适当的碱度下,纤维和污垢可被最大限度地离子化,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
④漂白剂:可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一定的损伤。
⑤增白剂:丝、棉、毛类等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变黄,加入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⑥香精和色素:改善洗衣粉的气味和外观,给人清新愉悦的感受,并掩盖某些化学成分的异味。
2、种类:
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
磷:一种营养元素,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
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为主要助洗剂的一类产品.
无磷洗衣粉:不用磷酸盐作助洗剂的一类产品,无水质富营养化这一特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1、定义: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同时减少了表面活性剂、水软 化剂(三聚磷酸钠)的用量。
(二)加酶洗衣粉
2、成分:除含有普通洗衣粉的成分外,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多种: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还有复合酶.
①蛋白酶:
应用:有助于取出例如汗渍,血渍,青草,粘液,粪便以及各种食品类的蛋白质污垢.
作用: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 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碱性蛋白酶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蛋白酶
肽酶
②脂肪酶
应用:可以催化水解各类动植物油脂和人体皮脂腺分泌物及化妆品污垢.
碱性脂肪酶也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
作用:将大分子的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物质, 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脂肪酶
③淀粉酶
应用:可以去除例如来自面条、巧克力、肉汁和婴儿食品中含有淀粉的污垢.
作用:将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淀粉 麦芽糖
淀粉酶
④纤维素酶
应用:去除棉纺织品表面的浮毛,使洗涤后的棉纺织品柔软蓬松,织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
作用:碱性纤维素酶本身不能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它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层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纤维素 葡萄糖
纤维素酶
⑤复合酶
实际污垢组成复杂,往往蛋白污垢被脂肪污垢或淀粉污垢覆盖,单一酶的作用一般达不到彻底清除污垢的作用。而复合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协同效应”。
试验测定,单独使用蛋白酶或淀粉酶,得到的洗涤效果远不如把每种酶用量减半后放在一起使用的效果。即给定酶的用量,复合酶的效果远远超过单一酶的效果。原因是淀粉酶分解了污渍表面的淀粉污垢,使蛋白酶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向蛋白质污垢进攻。
洗衣粉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
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衣物上常见的污垢,一般为有机污渍,如汗渍、食物、灰尘等。有机污渍一般都是酸性的,使洗涤溶液处于碱性状态有利于这类污渍的去除,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
思 考:
1.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为什么?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不能,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将基因工程生产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
2.为什么说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设计
(一)子课题一: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生活中的各种污渍主要是蛋白质、脂质、淀粉等多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在相应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遵循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
自变量:洗涤剂(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无关变量: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
3、实验操作流程
(1)实验准备
①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取一定量的污染物制成溶液,取等量的污染物滴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新布上.
②称取等量的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2)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大烧杯并编号,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和普通洗衣粉,另一组为污染布和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④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3)实验结论: 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
春天的水温
夏天的水温
秋天的水温
冬天的水温
15℃
35℃
25℃
5℃
在自然情况下,哪个季用加酶洗衣粉效果好呢
(二)子课题二:探讨一下不同水温对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
(二)子课题二: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
1、洗涤效果的判断: 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最好能进行定量的比较。
2、实验准备:
①制取带有污物的实验用布:将等量的鸡血滴到4块大小相同的、质地相同的新布上。
②称取1g加酶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的称取等量的同种加酶洗衣粉。
复合酶
洗衣粉
加鸡血的白
手绢四块
(1)配制系列温度梯度水溶液
取大烧杯4只并编号,用量筒量分别取500ml的蒸馏水放入其中。然后将4只烧杯分别放入50C、150C、250C、350C的恒温水箱加热。
(2)将制好的污染布和称好的洗衣粉分别放入4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持续保持各自的温度。
4、实验步骤
(二)子课题二: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
(4)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复合酶
洗衣粉
5℃ 15 ℃
25 ℃ 35 ℃
自来水四盆
结果分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最适温度一般在30℃左右,温度过高(超过60℃)会使酶失活,温度过低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因此在夏季加酶洗衣粉的酶活性最高。
(三)子课题三: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对不同污渍洗涤效果不同.
2、实验步骤:
①取30块大小相同的白棉布,分成6组,每组5块,依次编号1a、1b、1c、1d、1e、2a、2b…6a、6b、6c、6d、6e。
二、实验设计
②制取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
给第一组白布滴加鸡血,待血渍扩散停止后,记录血渍面积。
按同样的方法给第2-6组分别滴加牛奶、菜油、番茄汁、墨水、颜料,并记录污渍面积. (a为蛋白酶处理组,b为脂肪酶处理组,c为淀粉处理组,d为复合酶处理组,e为普通洗衣粉组)
③将上述白棉布分别放入30个已编号的烧杯中,各注入5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白棉布湿透。
④温度控制:烧杯均放入温度为45度的水浴锅
⑤洗衣粉洗涤
给1a-6a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洗衣粉,
给1b-6b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脂肪酶洗衣粉,
给1c-6c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洗衣粉,
给1d-6d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复合酶洗衣粉,
给1e-6e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普通酶洗衣粉,
各烧杯均搅拌洗涤1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3次,晾干
⑥记录结果:将实验结果记入下表。
3、实验结论:
编号
1
2
3
4
5
6
污渍类型
鸡血
牛奶
菜油
番茄汁
墨水
染料
洗涤效果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复合酶
普通洗衣粉
问1、某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说明该洗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为什么?
蛋白酶,因为血渍和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分解血渍和奶渍中的蛋白质。
问题思考
问2、为什么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
是为了使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充分的分解衣物中的蛋白质污渍;用温水浸泡衣物,因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问3、为什么不能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在低温下也会失效。为什么?
问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因为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而丝质及羊毛衣料中含有蛋白质,这样会损坏衣物。
问5.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人体皮肤细胞有蛋白质,如不彻底清洗双手,就会使手的皮肤受到腐蚀。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此外: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
问题思考
课题延伸
1.“衣领净”含高效表面活性剂、还原增白剂、液体蛋白酶制剂等成分,可洗去领口、袖口的顽渍及其它顽渍,而一般洗衣粉效果较差。
2.厨房的洗涤剂有两大类
(1)用于清洗食具的洗涤剂(如洗洁净),其重要的化学成分是化学合成的烷基类活性剂,对皮肤有刺激性,残留的烷基苯磺酸盐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2)用于清洗灶具、排气扇油垢的清洗剂。它渗透能力、脱脂能力强,碱性也强,对皮肤有损伤。要求高的专业洗涤加入少量的脂肪酶。
3.马桶污垢分三类
酸性产品、中性产品和碱性产品。
目前市场上以酸性为主,清洗效果最佳。洁厕灵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洁厕剂,其主要成分是:各种有机酸、缓蚀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香精等。
归 纳
⒈对于蛋白质面料的衣物不能使用蛋白酶洗衣粉;
⒉使用加酶洗衣粉要注意水温和浸泡时间;
⒊使用加酶洗衣粉洗衣后要注意洗手;
⒋衣服的洗涤,不光要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
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等因素;
⒌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有一定的寿命,不能放置太久。
使用加酶洗衣粉要注意的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答案】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 蛋白酶丙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 不合理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 羧基和氨基
【解析】
(1))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如果使用开水,会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故应选择含有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去除衣服上的血渍。
(2)脂肪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会被洗衣液中的蛋白酶水解。
(3)蛋白酶和其作用的蛋白质类污渍的氨基和羧基均会发生解离,pH会影响其解离状态。
“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1)识标:“识标明变量”。明确酶促反应曲线坐标图中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的含义。
(2)析线:“析线理关系”。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走势,明确因变量怎样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3)明点(特殊点):“抓点求突破”。明确酶促反应曲线中起点、终点、顶点、拐点、交叉点、特殊条件下的交点等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4)判断:“先分后合巧辨析”。对于多条酶促反应曲线图,根据曲线上不同标示物识别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有的曲线直接标出),首先对每一条曲线单独分析,进行比较,判断曲线间有无联系或找出相互关系,然后综合分析。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