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第十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30 18: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邯郸市第十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4.0分)
1. 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
B. 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
C. 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
D. 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
2. 一质点位于处,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和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第内和第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 第内和第内,质点位移相同
D. 时,质点在处
3. 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一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A. 在t1时刻,a、b两车速度相等
B.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先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
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4. 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的是(  )
A. 乘坐“复兴号”从上海很快能到达北京
B. 在全运会上,宁泽涛在100m自由泳中游得最快
C. 运用“ABS”新技术,既能保证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安全,又能使汽车很快停下来
D. 客机在20000m高空飞得很快
5. 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变化量与的比值就是这个量的变化率,显然,变化率描述各种变化过程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变化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大小
B. 速度大,表示加速度的变化率大
C. 物体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D. 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率大
6. 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图2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v的大小和传播方向是(  )
A. v=0.5m/s,沿x轴正方向
B. v=0.5m/s,沿x轴负方向
C. v=1.0m/s,沿x轴正方向
D. v=1.0m/s,沿x轴负方向
7. 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 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
C. 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
D. 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8.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9.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是氦核
B. Y是质子
C. 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
D. 再经过144万年,现有铝26全部衰变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abc过程到状态c,其P-T图像如图,其中ac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O。则在整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
A. 先增大后不变 B. 先不变后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1. 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和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射线穿透本领比射线弱
B. 的半衰期为24100年,随着地球温度的升高,其半衰期将变短
C.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
D.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12. 的沸水和的水蒸气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水蒸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
B. 的沸水和的水蒸气分子势能都一样
C. 的沸水的内能可能等于的水蒸气的内能
D. 由于沸水和水蒸气的状态不一样,所以无法比较
13.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B. 乙分子在Q点(x=x1)时,其动能最大
C. 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 D. 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14.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
A. 6种光子中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
B. 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
C. 若从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
D. 使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的能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铀238发生α衰变成钍234时, α粒子与钍234的质量之和等于铀238的质量.
B. 铀238发生α衰变成钍234时, α粒子与钍234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238的结合能.
C. β衰变中释放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
D. 核反应方程14N+He→17O+X中,X是质子且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16. 在某次实验中,用频率为的一束绿光照射极限频率(也称“截止频率”)为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B 若改用红光来照射,则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若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减小一半
D. 在本实验中,调节反向电压可使光电流恰好为零,此电压大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7. 甲、乙两机器人(可视为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乙对应的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  )
A. 甲、乙同时出发,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从开始运动到时刻甲、乙两机器人的位移相等,时刻速度不相等
C. 到时间内某时刻两机器人的速度可能相同
D. 到时间内机器人乙的平均速度大于机器人甲的平均速度
18. A物体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B物体上升至最高点时,A物体正好落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B. 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C.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H
D A物体落地时速度小于v0
19. 如图所示,硬杆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重物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使重物处于平衡态,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点沿墙稍向上移动一点距离,再使之平衡时,则(  )
A. 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B. 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增大
C. 绳的拉力大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大小都不变
D. 绳的拉力大小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减小
2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若斜面和木板都是光滑的,则(  )
A. 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B. 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C. 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D. 当挡板从竖直位置缓慢放到水平位置过程中,球对斜面压力保持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1. 以下四个实验中,可能用到打点计时器的是  
A.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B.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C.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D. 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22.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的原长比a的长
B.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C.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3.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
A.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
B. 两根绳必须等长
C.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2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已知小车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1、2、3、4、5、为相邻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打3号点时的小车的速度v=_________m/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两种常用的打点计时器,其中工作电压需要交流220V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
(3)某同学安装好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接通电源释放小车瞬间如图所示,请指出实验操作不足之处。至少指出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5. 一辆货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现有一箱货物从车上掉下,立即关闭油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货车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货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恰好有一人骑自行车到达掉落的货物处,用时拾起货物后以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汽车,已知自行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求:
(1)货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2)自行车运动后至少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赶上货车?
26. 物体重100N,物体B重20N,θ=45°,A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求:
①这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②如果逐渐增加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物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D
【16题答案】
【答案】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7题答案】
【答案】BC
【18题答案】
【答案】AB
【19题答案】
【答案】BD
【20题答案】
【答案】BC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1题答案】
【答案】BC
【22题答案】
【答案】AB
【23题答案】
【答案】AC
【24题答案】
【答案】 ①. 0.314 ②. 1.14 ③. B ④. 细绳与木板不平行 ⑤. 未平衡摩擦、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3个只需填其中2个算正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5题答案】
【答案】(1);(2)
【26题答案】
【答案】①20N;②30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