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何谓“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般。
五四时期,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国,说话写文章只知生吞活剥地搬弄外国的东西,一些浅薄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染上了这个毛病,形成了新的八般——洋八股:这种毛病传染给共产党内的一些人,就产生了党八服。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简,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
作者:毛泽东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整体和局部思路,把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论述思路。
2.学习本文边破边立的说理艺术和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
3.了解不良文风的表现及其危害,从而反思领悟学习之道,树立良好文风和学风。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党内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学风、党八股的文风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严重障碍。另外,我党吸收了大量新党员,他们需要接受思想上的再教育。为了肃清流毒,提高全党的马列水平,我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分别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写作背景
生词正音
瘪三(biē) 蹩脚(bié) 接洽(qià)
暴露(lù) 幼稚(zhì) 檄文(xí)
子丑寅卯(yín mǎo) 恐吓(hè)
通读全文,正音释词
量体裁衣(liàng) 可憎(zēng)
滥用(làn) 芒硝(xiāo)
以毒攻毒: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等疾病,比喻以恶制恶。
言之无物:文章或言论空洞,没有实际内容。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无的放矢:没有箭靶乱射箭,比喻言语、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不切合实际。
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借以引人注意或以此吓人、骗人。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蹩脚: 本领不强
檄文:古代用于晓喻、声讨、征召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
政论文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读正文,初思考
1.课文第1段讲了什么内容 对全文来讲,它有什么作用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本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读正文,初思考
2.八大罪状分别是什么?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读正文,初思考
3.课文最后一段提出要树立怎样的文风
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议论文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1
2
3
(一般是提出论点)
(指明方向)
(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梳理文章结构
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是提出问题(论点、论题)部分。作者将所要议论的观点、主张、见解、道理,介绍给读者,这一部分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要用尽一切办法(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来证明文章观点。这一部分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就内容来说,是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和深化。就结构而言,结论要呼应全篇,使文章首尾圆合。这部分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
理清课文结构
一
引论部分
二
本论部分
三
结论部分
提出问题
第1段
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分析问题
2—9段
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
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解决问题
第10段
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重点研读第一条罪状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散布坏影响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摆现象
表现
挖根源论危害
提办法
破
立
补充: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
破,即对错误思想、言论或行为进行批评批判;
立,即提出正确的主张、观点和看法。
破中有立是本文说理的一大特点。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使文章具有更大的鲜明性: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批判什么,是非曲直,毫不含糊,旗帜十分鲜明。
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按照“提出问题(摆情况)——分析问题(讲危害, 挖根源)——解决问题(提出改正办法)”这样的层次结构进行论证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论证力量。
举例论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
引用论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比论证:斯大林的演说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
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这一段主要的论证方法?
重点研读第一条罪状
第一条罪状的论证思路
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接着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长而空”“短而空”
然后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俗语,说明文章长短需要根据内容的需要。
最后得出结论,“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阅读文本,圈点批注,仿照第一条罪状分析过程完成表格,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每一条罪状的?
党八股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提倡的做法 论证方法
党八股罪状一览表
党八股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提倡的方法 论证方法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 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一、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像懒婆娘的裹
脚布又长又臭
散布坏影响造
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装样子故意吓
人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
产者惯用的手段
实事求是
宣传真理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故意写人们
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
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有的放矢
尊重对象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比喻论证
没几句生动的
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
接触过
语言丰富
生动活泼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不动脑筋
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善于分析
解决问题
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
不研究不准备
不修改
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强
有益于人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害党害国
影响全党
有益革命
害党害国
传播出去
利国利民
破
立
按照第2段的分析方法,分析第3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提出问题
挖根源
论危害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
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
解决问题
严肃的科学的战斗态度,靠马列主义的真理
分析问题
摆现象
对同志只有损害
提办法
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手段
论证思路
无赖行为
引用论证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破
立
观点: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重点研读第四条罪状,思考,作者是如何运用此方法剖析的。
摆现象
论危害
挖根源
提办法
破
怎样学? 下苦功夫
向谁学?
①向人民群众
②外国语言中于我们有用的
③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立
总结文章的论证结构。
挖根源
论危害
摆现象
提办法
论证结构
破
立
破立结合边破边立
逐条分析
文章整体
提出八大罪状
提倡新的文风
破
立
驳论文
作者行文过程中,先指出对方错误,之后再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文章。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空洞
动机不纯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
形式主义
责任心不足
危害后果
危害后果
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
表
现
根源
危害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条目 实质 角度
这八条罪状的顺序可以随意换吗?为什么?
内容问题
态度动机问题
群众观点问题
语言问题
表现形式问题
写作态度问题
严重后果问题
党八股那么坏,况且还有八条罪状,我们为什么不说“禁止党八股”而说“反对党八股”呢?也就是说用“禁止”这个词好,还是用“反对”这个词好?
用“反对”一词好。因为党八股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用行政命令禁止的,实际上也是禁止不了的。
可见用词要反复掂量,仔细斟酌。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表现
根源
危害
议论文写作要——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主后次。
高超的写作艺术
1
2
“有的放矢”的端正文风
严谨的结构特点
3
4
5
“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思路
丰富灵活的论证方法
巧用成语、俗语,善于引例、设喻,生动形象、
新鲜活泼的表达风格
写作特点
1.“有的放矢”的端正文风。
这是一篇演讲稿,针对听众对象,用幽默诙谐、寓庄重于生动的形式和拉家常、口语化的生动语言分析问题,既郑重地指出了问题,又易于被听众接受,极好地诠释了“有的放矢”。
2. 严谨的结构特点。
写作特点
3. “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思路。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具体分析,也是全文的重点。作者运用“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方法,一条一条列出党八股的罪状。对于每一条罪状的陈述,大体上是顺着“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展开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论证力量。
写作特点
4.丰富灵活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比如,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
引证法。比如,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
喻证法。比如,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写作特点
5.巧用成语、俗语,善于引例、比喻、对比、对偶、设问、反问,使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的表达风格。
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成语:“无的放矢”“对牛弹琴”。
方言:“瘪三”。
日常生活语言:“洗脸,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