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课课练 (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课课练 (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5: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
六年级下册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
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
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
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
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
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
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
理,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他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
纸,把它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uà)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文有改动)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去世(
)习俗(
)迁移(
怀念(
3.从下面三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填人短文中的横线上。()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4.这篇短文总共写了哪几件事?饱含着哪几种真挚的情感?
5.读了这篇短文,你会想起家乡的哪一样美食?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你喜欢的美食。

6
3
古诗三首
轻松达标*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日暮汉宫传(chuan zhuàn)蜡烛
2.轻烟散(sansan)入五侯家
3.盈盈一水间(jian jicàn),脉脉(màimò)不得语
4.中庭地白树栖(xiq)鸦
5.今夜月明人尽(jinjin)望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栖(
侯(
)
邪(
)
温(
牺(
候(
鸦(
湿(
三、根据意思写出古诗中的词语。
1.相视无言的样子。(
2.皇城里的柳树。(
3.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4.形容路途遥远。(
)
四、读下面的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
2.中庭地白树栖鸦。
¥陕乐间关*
五、读古诗,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用一句话写出来。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
语文
六年级下册
3.在我读过的其他古诗中,表达(
)之情的诗句有:
六、读这三首古诗,完成练习。
1.《寒食》中,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
中的风光。
从一天的时间上看,诗的前两句写的是
,后两句则是写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两句诗都运用了

修辞手法。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是()。
A.冷露/无声/湿桂花
B.今夜/月明/人尽望
C.不知/秋思落/谁家
4.《迢迢牵牛星》中,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写出织女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5.《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
的传统习俗。
阅读冲银*
七、阅读描写传统习俗的一组古诗,完成练习。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①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②风里卖元宵。
【注释】①江米:糯米。②试灯:元宵节前一天,会把第二天要用的灯先点亮试试,这一
天也叫试灯日。
乙卯①重五②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④,羸⑤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②重五:五月五日,故日“重五”,即端午
节。③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
日。⑤羸(li):瘦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