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5: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明白,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病隙碎笔》
懂得知足、乐观豁达
坦荡从容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记“侍弄、憔悴、喜出望外”等重点词语。
2.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会母亲的形象,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难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1.生于北京,作家。
2.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3.史铁生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的母亲在精心照顾他的第6个年头因肝病去世,当时年仅49岁。
史铁生
(1951—2010)
文体知识
记叙性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般对人和事的描写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知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彩。
类别
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
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方法: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字词清单
瘫痪( ) 暴怒( ) 砸碎( )
侍弄( ) 捶打( ) 翻来覆去( )
憔悴( ) 絮絮叨叨( )( )
仿膳( ) 豌豆( ) 诀别( )
tānhuàn
bào

shì
chuí

qiáocuì

dāo
shàn
wān
jué
字词清单
暴怒:极端愤怒。
沉寂:十分寂静。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央求:恳求。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多指睡不着觉。也形容多次地重复
多强调说好话并再三请求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方法指导: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刻,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结果
课文探究
1.文中的我双腿瘫痪以后是怎样的状态,哪些句子可以体现?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崩溃、绝望、不想活
课文探究
材料链接一:史铁生是一个运动健儿,尤其擅长80米跨栏。18岁上山下乡,那些谷堆、麦垛,山坡上的胡蒿和沟壑里的狼牙刺,成了史铁生最后用脚走出的风景。经历了暴雨和冰雹,卧床不起。刚过21岁生日,被命运无情地宣判了“他将终身瘫痪。”当医生对他的母亲说:“经检查,铁生后半生无法行走。”她疯狂地责备道:“不可能!你们肯定搞错了!”
材料链接二:死对我曾是诱惑——每天早晨醒来,都很沮丧,心说我怎么又活过来了? ——《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
材料链接三:史铁生的妹妹史岚后来回忆道:“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和绝望。”
课文探究
2.课文当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树叶‘哗啦哗啦’地飘落”不想活的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怎么想呢?
有时候我设想我的墓志铭,并不是说我多么喜欢那路东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话最好要什么?要的话,最好由我自己来选择。我看好《再别康桥 》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病隙碎笔》
课文探究
3.面对这样崩溃、绝望的儿子,作为最疼惜、怜爱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有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没有
课文探究
3.面对这样崩溃、绝望的儿子,作为最疼惜、怜爱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细心,小心翼翼为我留足空间让我尽情发泄心中苦痛。
对儿子不放心,充满慈爱之心。
强忍内心悲伤,无私关爱、呵护儿子。
(动作、神态)
(动作、语言)
痛心焦急,想扑灭儿子轻生的想法,阻止他自暴自弃
以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伤,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
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寄托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
课文探究
3.面对这样崩溃、绝望的儿子,作为最疼惜、怜爱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
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
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
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希望
(语言、神态)
敏感、细心,在儿子面前小心翼翼。
课文探究
3.面对这样崩溃、绝望的儿子,作为最疼惜、怜爱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临终前,还没有看到儿子蹚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看到女儿成年,她那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
(语言)
课文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谨慎细心、坚忍顽强、充满慈爱的母亲形象。
课文探究
在苦难的生命里,史铁生创作了20部短篇小说、2部长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18部随笔散文,还有2部电影剧本,成就卓著。后来病痛加重,他仍然乐观豁达地自嘲:“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母亲,是母爱滋养了他绝望的灵魂,教会他要坚强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不向命运低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成的。
材料链接: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课文探究
4.在母亲去世以后,我终于懂得了怎样好好地活着,而母亲却早已不在,文中处处充溢着他的懊悔之情,去找一找。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我”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表达了“我”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
表明“我”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课文探究
材料链接: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对母亲的悔恨、痛惜之情;
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课文探究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菊花淡雅、高洁,正如母亲一样,花开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我的妹妹在秋天到北海看菊花,是对母亲深切的缅怀。
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我和妹妹都要勇敢面对,坚强地活下去。
标题释义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感悟出了生命的意义。
同时也表达对母亲深切怀念之下的愧疚和悔恨。
主旨归纳
本文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以及正确面对生命的残缺遗憾,勇敢地“好好儿活”的决心。
交流感悟
学完本课,我们也在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走了一遭,你从他们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你想对史铁生,对母亲,或是对自己,或是说些什么?
对于史铁生,我们对他不只是心存同情怜悯,更应该敬重、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
母亲是这世上最伟大、最无私、最不计回报地爱着我们的人,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不让陪伴成为遗憾。
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依然能找到生命的价值,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对生活、对克服困难抱有信心,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