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堂作业
选择题
1.下面是小明非常喜欢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提到的“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代时被称为( )
A. 大秦 B. 西域 C. 安息 D. 新疆
2.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他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张骞 B. 蔡伦
C. 班超 D. 张仲景
3.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上述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汉高祖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4. 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 )
A. 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D. 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5. 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沿此线路最远可以到达的地区和国家是( )
A. 朝鲜半岛、日本
B. 南海诸岛、徐闻
C. 印度半岛南端、锡兰
D. 阿拉伯、俄罗斯
6.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
A. 汉武帝统治时期 B. 张骞通西域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班超经营西域
7.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有没有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更新的东西。”以此为视角,历史活动家张骞提供的“新的东西”是( )
A. 汉匈“和亲” B. “光武中兴”
C. 出使大秦 D. “凿空西域”
8. 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北方民族内迁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海上丝绸之路
D. 丝绸之路的影响
9. “罗马帝国最初的两百年,正值我国的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积极开展与东方的贸易,这时期的中国与罗马帝国的贸易比较频繁,双方的官方也开始正式接触。”材料反映了( )
A. 罗马帝国向东方扩张
B. 东汉比罗马帝国富强
C. 东西方文明交流频繁
D. 罗马帝国与东汉共同开创了丝绸之路
10.西晋《古今注 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
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11.《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是指张骞出使( )
A.西域
B.西藏
C.西非
D.西欧
12.《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13.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 )
①促进了西域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③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④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政权的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有学者认为:“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我国丝绸大量外销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15.下列物种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①核桃 ②小麦 ③石榴 ④葡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产生背景 B.主要行人
C.路线走向 D.开通前提
17.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这些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沿此线路最远可以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是( )
A.朝鲜半岛、日本
B.南海诸岛、苏禄
C.印度半岛、锡兰
D.阿拉伯、俄罗斯
18.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19.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中①②填写的人物应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公元前138年 ①出使西域 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
公元前119年 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公元前60年 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明帝时 ②出使西域 西域各政权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A. ①张骞 ②蒙恬 B.①蒙恬 ②张骞
C.①张骞 ②班超 D.①班超 ②甘英
20.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 )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到达波斯湾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和东南亚都属于中国版图
21.七年级(1)班同学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后,把西汉的疆域与秦朝的疆域进行了对比,发现西汉在西北地区拓展了大片领土。这一变化的发生是因为( )
A.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C.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D.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22.“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23.“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24.据《汉书 地理志》记载,广西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近年来,在合浦汉墓群出土的大批文物成为这一记载的有力物证。以下为合浦汉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据此可知( )
印度六棱柱形玻璃饰 波斯陶壶 罗马玻璃碗
A.欧亚国家传入中国的物产主要是陶瓷制品
B.合浦因海外贸易发达成为汉代最重要的商港
C.汉代海外贸易所得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很大
D.中国与欧亚一些国家在汉代有经济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历经磨难10余年后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不愿夹击匈奴。张骞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各国的政治、军事、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自此西域各国同西汉相继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来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这条道路上的交通和贸易发展。东汉的班超曾任西域地区长官(西域都护)30多年,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作出了贡献。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中A、B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材料三 丝绸之路开通后的中西交流
从中国传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丝绸、丝织品、油器和开渠技术等 葡萄、石榴、核桃等,印度的佛教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开辟的重大影响。请说出中国当时还有哪些技术传入西方?
材料四 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沟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
26、古老的丝绸之路,充满神秘,令人向往,至今仍魅力犹存。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地图”识路线】
材料一
1)材料一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路线补充完整:
从A________出发,直到B________(大洲名)。
(2)西汉时哪一个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他有何重大贡献?
【“诗歌”论影响】
材料二
丝绸之路
作者:何朝东
高祖刘邦,统一华夏。建都长安,西汉盛大。极盛汉朝,经济繁华……纵贯西亚。沟通交流,丝绸献裟。传承技术,互通庄稼。葡萄番茄,苜蓿甘瓜。琵琶胡琴,舞蹈吉他。文学宗教,纺织日杂……开阔眼界,来往驼驾。
根据诗歌,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时政”谋发展】
材料四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具有全球性影响力。
(4)根据材料四,说说今天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27、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现于哪个时期?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
【政治之盛】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哪个地区。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外交之盛】
材料三 2 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答案
1-5BADAC 6-10CDDCA 11-15AAABC 16-20CCCCC 21-24DCBD
25、(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西域都护的设立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2)A:长安;B:河西走廊。
(3)重大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凿井、铸铁等技术。
(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26、(1)长安 欧洲
(2)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与西汉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3)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4)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合作共赢等。(言之有理即可)
27、(1)时期:文景时期。主要原因: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皇帝的榜样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地区:新疆。机构: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朝代:西汉(或汉代)。作用:“丝绸之路”(历史上)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