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31 21: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点此播放视频课件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翔实精彩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明史巨著 原句: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改后:
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
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对生活充满希望,继续写作 ——吾手尚在,宁已乎!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
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犹如漂浮在波峰浪谷间的一叶扁舟,柔弱无助却又顽强地挺立着、拼搏着,饿了,———;渴了,———;累了,———。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地前行。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
的时间已经不多。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哥白尼冒着教会迫害和生命危险,在极其危难的环境里,用30年的时间,写出《论天体的运动》。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名言积累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伟大的成就不只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
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作业:
1、摘抄课文最后一个小节。
2、收集如谈迁般具有厄运打不垮信念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