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厄打不垮的信念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鸿篇巨制 化为乌有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
活动一: 面对厄运,感受信念。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①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呢? ②谈迁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呢? 2.小组交流(结合关键词句谈感受) 3.全班交流。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国榷》来之不易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心情从喜悦的高峰一下子跌落到痛苦的深渊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生命留给谈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思念
思考他那部被小偷偷走的《国榷》今后该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很多人以为
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厄运并没有打垮
谈迁,他很快从痛
苦中挣脱出来,又
回到了书桌旁,下
决心从头撰写这部
史书。
活动二:体味艰辛,强化信念 1.轻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谈迁再写《国榷》的艰辛。 ①文中哪三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 四处寻访图 ② ②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终于诞生了,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什么? 2.组内交流:每组选择其中一幅画面,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3.汇报展示,补充完善。 可以借助活动单反面创设的情境。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1、病 2、痛苦、疼痛 3、痛恨4、飞快、迅速、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资料链接1: 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在南方,流传着王公大臣李国桢英勇就义的故事,谈迁想把它写进《国榷》,到了北京就留意打听。可是北京的传闻和南方完全不同。谈迁说:“我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一定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打听到李国桢的舅舅在北京,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去找李国桢的舅舅。年老体弱的谈迁鞋子磨破了,脚上起泡了,他的诚心感动了李国桢的舅舅。他终于知道原来李国桢是贪图赏金,投降敌人,最终被杀。谈迁感叹:流言真是误人啊。于是,就把真实的历史记录了下来。 资料链接2: 谈迁为了考察历史的遗迹,跋山涉水。他想去崇祯皇帝的陵墓考察,在风沙漫天的清晨出发了。北京的风沙特别大,吹得他鼻子、耳朵、嘴里都是沙,白发苍苍的谈迁眯着眼睛在风沙里整整走了三天三夜,眼睛疼得不停地流眼泪。有时迷了路,他就在破庙里、大树下过夜。他饿一顿,饱一顿,来回共步行了100公里的路程。相当于从常州到无锡走一个来回。他向守墓人了解到了崇祯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还将崇祯墓碑上的碑文全部抄写了下来。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亲自考察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59岁的谈迁携带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
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厄运不改男儿志,泣血丹心留青史。 活动三:拓展延伸,内化信念 1.你还知道哪些像谈迁这样不屈不挠的人?他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2. 全班交流。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检测反馈: 信念 人的心灵 始终要有一种东西 去支撑 任凭风吹雨打 它都如磐石般纹丝不动 那就是——信念 信念是希望之光 能驱散绝望之云 信念是_ _ _ _ _ _ 信念是_ _ _ _ _ _ ······ 名言积累:1.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2.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