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科学测量(温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科学测量(温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8-31 22:21:34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三课时 温度的测量第四节
科学测量实验:温度的感觉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用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热胀冷缩 温度计 oc
玻璃泡玻璃外壳细玻璃管液柱刻度单位温度计构造 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oc)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
读作: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37摄氏度0冰水混合物摄氏度的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 摄尔修斯100沸腾的水0标准大气压下刻度划分:1000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若将0到100之间等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温度计的读数14℃19℃0℃-3℃-8℃甲读数: 乙读数: .
二者温度相差: .16℃ -4℃2 20℃讨论:如何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超过量程沸水量程是600C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正确吗?玻璃泡不可
接触容器底
玻璃泡不可接触容器壁不可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正确吗? 错误!错误!正确! 1、使用前,观察 和 。2、 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
玻璃泡不能碰到 。3、待示数 后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 ,
眼睛要 。容器壁和底稳定被测物体小结正确使用温度计量程最小刻度充分接触 平视体温计和普通水银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⑴测温范围⑵精确度(3)构造oc正确答案:37.6℃正确答案:39.3℃红外温度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辐射温度计2.-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3. 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
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 ( )
A.75℃ B.55℃ C.35℃ D.15℃D试一试1. 北方冬天河水上方结一层冰,则水与冰交界处温度( )
A.4 ℃ B.0 ℃,
C.-4 ℃ D.略高于-4 ℃.BC
4. 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C 5、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同学们再见!1.4(三)《温度的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三维目标进行确定教学目标,转变了教学观念,使学生保持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也能互相合作,勇于质疑,养成了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精神。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紧凑,过渡自然,教学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学生掌握情况良好。能够利用自制温度计说明温度计设计原理,非常形象生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本节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于学生感受温度的探究中,生背对着,不利观察,没有设计好,让学生分布观察体会,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教学语言不够简洁,引入时显得繁琐,实验操作的讲解中语言应该更精炼。
实验过程缺少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尤其是水银温度计的安全使用。实验后应该让学生养成习惯,记录结果。
1.4(三)《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②了解温度计构造与原理,④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⑤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究的概念与过程;通过学习活动,激励自己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科学的价值,感受到实验的趣味,并享受到合作的欢乐;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和学会使用体温计
 2、难点:摄氏温度的理解和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大烧杯1只,小烧杯3只,分别盛自来水、冷水、热水,多媒体,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各1支,自制温度计,每组学生酒精温度计1只,烧杯1只(内盛温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根据生活经验,老师提问:自然界哪些物体很冷,哪些物体很热?(学生:介绍生活中热和冷的物体)。引导得出温度的概念:在科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温度的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板书)
感受温度:请几位学生参与实验:有三只烧杯,A中放热水,B中放温水,C中放冰水。让一学生将左手放入A杯,右手放入C杯,过一会迅速将两只手同时放入B杯,问:两手感觉如何,其他学生猜测一下。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一杯中),你们的两手感觉会不一样?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得出:单凭人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可靠的。
过渡:如何准确判定温度的高低呢?——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在锥形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生观察分析液柱上升原因——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上升。小结:自制温度计依靠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
2、实验证明温度计的原理——用手握住温度计玻璃泡,液柱上升。结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作的。(板书: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观察与讨论。每组学生观察桌上放的实验室常用酒精温度计,寻找它的各部分结构?(在学生观察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从温度计的外壳、刻度、单位等方面加以观察)。学生讲述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师用ppt图片详细介绍温度计各部分结构名称
4、温度的单位。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用℃表示,利用图片动画讲解1℃的规定。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并介绍温度的国际单位。
5、温度计的读数。生写出人体正常体温,练习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
6、温度计的使用。怎样才能正确测出一杯水的温度?课件展示温度计使用的各种错误,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总结: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②使用时: 玻璃泡与被测物体要充分接,并且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 。③读数时,待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再读数,既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玻璃泡内液面相平。
7、学生练习使用温度计。每小组有一杯水,请学生测出它们的温度,测量时注意正确操作,并记录结果。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对学生加以指导,纠正错误。然后请学生演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三)体温计
生观察比较普通温度计和温度计异同,交流评价:①测量范围:35℃-42℃ 最小刻度:0.1℃ ②特殊构造:a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细弯曲管道(可离开人体读数),当温度上升时,液柱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液柱在弯曲处断开,实现了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用后应用力甩几下。
(四)拓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更先进的测温仪器,生阅读课文中关于温度计的介绍,说说自己看法。
三、课堂总结
四、板书设计
1.4(三)温度的测量
温度
1、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测量工具:温度计 构造
使用方法
3、单位:摄氏度(℃)
1.4(三)《温度的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温度测量在科学中是最基本的几种测量之一。教材首先明确温度的定义,然后要求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掌握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特别是对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和体温计的特点作重点阐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温度非常熟悉,知道温度的高低表示冷热的程度,对于冷热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特别是对气温,夏天是炎热的,冬天是寒冷的,学生已接触过了体温计、温度计等。并已初步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但对这节内容也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比如好多学生认为温度的单位是度,认为感觉上的冷热程度就表示了温度的高低,对正确使用温度计、体温计也有一些误区。本节重点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难点是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教法分析
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选择了如下的教法:在感觉水温的高低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中我用实验法,在自制温度计中用到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②了解温度计构造与原理,④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⑤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究的概念与过程;通过学习活动,激励自己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科学的价值,感受到实验的趣味,并享受到合作的欢乐;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和学会使用体温计
 2、难点:摄氏温度的理解和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从物体的冷热引入温度的概念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自我感受温度,从实验中发现:靠人的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地,从而发现借助工具---温度计的必要性
2、利用自制温度计演示,分析液柱上升的原因,再利用温度计让学生自主发现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
3、从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现实物各种温度计观察,并结合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4、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讲述摄尔修斯对1摄氏度的规定。
5、学生练习巩固温度的读法与写法,以及温度计的读数。
6、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在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方法。
7、体温计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差别,更加深刻地了解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和使用须知,让学生学会使用体温计。
(三)、拓展:科学家们又发明了其它的一些温度计,让学生下去阅读课文内容进行了解。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
1.4(三)温度的测量
温度
1、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测量工具:温度计 构造
使用方法
3、单位: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