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1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薄荷(bò) 干涸(gù) 挑头(tiǎo) 慷慨无私(kǎi)
B.琢磨(zuó) 溜达(liū) 一栋(dòng) 刨根问底(báo)
C.倒坍(tā) 流淌(tǎng) 呼啸(xiào) 沉默寡言(guǎ)
D.白桦(huà) 废墟(xū) 酬劳(chóu) 一丝不苟(gǒu)
2.我们刚刚学过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要求精读的,下列重要词语的解释是一名学生整理的笔记,你认为他整理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在《春》一课中比喻姿态优美。
C.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在《纪念白求恩》一课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搬家。
D.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沸,水开。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美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B.故事的主人公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C.作者写的虽然是故事,但主人公是真实的人物,文章刻画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D.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这位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近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位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最了不起的奇迹。
D.孩子们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①⑤③②④ B.⑤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③②⑤
7.找出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字并改正。
(1)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漂荡。(__________)
(2)他的衣服扣子逢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__________)
(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__________)
8.预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说说你眼中的牧羊人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涸hé。B.刨páo。C.坍tān。
2.答案:C
解析:迁:改变。
3.答案:C
解析:A.把“一间挨一间的房子”比作“马蜂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把“狂风”比作“饥饿的野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把“一片灰灰的薄雾”比作“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答案:D
解析:A.《植树的牧羊人》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B.“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的不是牧羊人艾力泽·布菲,而是作者本人。C.主人公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是作者虚构出来表达其理想的小说人物。
5.答案:C
解析:A.否定失当,删掉“没有”或“不”。B.不合逻辑,删去“近”。D.搭配不当,在“孩子们”后加“的笑声”。
6.答案:B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植树的牧羊人》的文段。⑤句首先指出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旅行,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④句从总体上描述阿尔卑斯山地的面貌,引出下文。③句具体描绘山上的景色,紧跟上文。①②两句写出了我在荒野中的行走,先“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⑤④③①故选:B。
7.答案:(1)“漂”,改为“飘”。
(2)“逢”,改为“缝”。
(3)“躁”,改为“燥”。
解析: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注意用形旁来区分形近的形声字。
8.答案:(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原上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种树,最终使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
(2)示例一: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他做起事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示例二: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中可以看出。
示例三: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人。从“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中可以看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