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同学们,提起月亮你会想到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就情有独钟,月下美景也流淌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端,自从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走月亮》,我们更了解到走月亮是作家吴然故乡的一种习俗。在他的笔下,月色是多么迷人啊!看,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柔和的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仓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树。就让我们牵着妈妈的手再到月下去走一走。
走月亮
2
曾经学过他的作品:
《大青树下的小学》
吴 然
作者简介
云南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
洱海 淘洗 牵着 鹅卵石 哟 坑坑洼洼 填上 庄稼 风俗 跳跃 泼剌 葡萄 汩汩 稻穗 成熟 镀亮 田埂 闪烁
洱海 淘洗 牵着 鹅卵石 哟 坑坑洼洼 填上 庄稼 风俗 跳跃 泼剌 葡萄 汩汩 稻穗 成熟 镀亮 田埂 闪烁
sú
yuè
suì
ɡěnɡ
shuò
读一读
dù
luǎn
é
摘果子
鹅
埂
卵
跃
穗
俗
烁
镀
A.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是文章的线索,请
画出来。
B.“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圈画
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交流:
C.课文主要呈现了哪些图景?试着用小标题概
括出来。
月下溪边图
(4-5)
月下田园图
(6-7)
月亮升起图
(1-3)
月亮牵星图
(8-9)
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月亮从哪升起来了?谁想读读。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洱海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
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
月光更柔和、更浪漫
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香味、月光怎么还会流呢?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溪水的芬芳,“流着月光” 让我们仿佛看到月光照耀着溪水,溪水银光闪闪。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惊喜、陶醉
“抱着”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美好和谐,充满温馨感。
想一想:为什么说“抱着”呢?
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我和阿妈沿着小溪走啊走,来到田埂上,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请自读第二部分。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 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
—— 果子的甜香
—— 秋早唱歌,夜鸟拍翅膀,鱼儿
跃出水面,沟水汩泪
这鱼儿的欢跃,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们在报告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一丰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我们德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天上的月亮
小星星
浓浓的亲情
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
课文反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反复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