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搅和(jiǎo) 栖息(xī)
B.揉搓(zuō) 炊烟(chuī)
C.花蕊(ruǐ) 台阶(jiē)
D.丑恶(wù) 恐怖(bù)
2.(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昔我往矣 今非昔比
B.犹豫不决 孔子不能决也
C.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D.赴汤蹈火 汤汤乎若流水
3.(2分)“草船借箭”的故事,是从名著( )中节选的。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B.对面走来了一群红领巾,笑笑闹闹,让人感觉到美好。
C.真是奇怪,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4分)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风糜全国 心满意足 玲珑奇巧 雄伟壮丽( )——( )
B.前功尽弃 叱诧风云 虎视眈眈 多姿多彩( )——( )
6.(5分)看拼音写词语。
chǒu lòu tǎn tè yū ní áo xiáng suì dào
7.(5分)查字典,填空。
“蒸”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蒸”字的不同意思组词:①热气上升:蒸气、 。②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变熟或变热:蒸熟、 。带有“蒸”字的,形容“事业等日益兴旺发达,不断向上”的成语是 。
8.(4分)选词填空。
剧烈 激烈 猛烈 强烈
①天黑了,我走在公路上,突然一道( )的灯光照过来,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②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③( )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④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
9.(8分)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改为“把”字句)
(2)我们缅怀所有因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改为反问句)
(3)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4)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10.(6分)根据语境填恰当的诗句。
(1)每当春暖花开时,你会吟诵“ , ”来赞美春天。
(2)每当你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节日里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时,会吟诵“ ,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每当自己学习取得进步时,你会吟诵“ , ”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阅读与应用。(30分)
1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李雪峰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问我们:“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那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流光溢彩:
(3)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兴奋的是 ;
担忧的是
(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用哪些手法来写荠荠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他要告诫“我们”什么?
(6)老校长的话给“我”的影响是什么?
12.(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比喻自然不拘泥(多指文章、歌唱等)。( )
②声望名誉越来越高。( )
(2)“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为什么?“他”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3)“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 ,在这个句子里“孔”指的是 。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比做 ,母亲就是一根穿针线,这线就是 。
(5)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说:“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母亲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亲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 。
三、写作(30分)
13.(30分)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危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同学们,面对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在你身边,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请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把那人、那事、那情景……写出来吧。卷面整洁,字迹清楚。题目自拟,字数500字左右。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解答】A.有误,“栖息”的“栖”应读作“qī”;
B.有误,“揉搓”的“搓”应读作“cuō”;
C.正确;
D.有误,“丑恶”的“恶”应读作“wù”。
故选:C。
2.【解答】A.昔:以前/昔:以前;
B.决:确定;拿定主意/决:确定;拿定主意;
C.俱:一起,一块/俱:一起,一块;
D.汤:热水/汤: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故选:D。
3.【解答】诸葛亮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
故选:B。
4.【解答】A.正确,本句话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旷野的黑,什么也看不清,也写出了雷雨来时的天气恶劣。
B.正确,本句话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用红巾领指代小学生。
C.有误,未用到修辞手法。
D.正确,本句话中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黄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故选:C。
5.【解答】答案:
A.糜 靡
B.诧 咤
6.【解答】答案:
丑陋 忐忑 淤泥 翱翔 隧道
7.【解答】“蒸”的读音是“zhēng”,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它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即先查“Z”,再查音节“zhēng”。
“蒸发”意思为液体蒸腾挥发为水汽的现象。
“蒸饺”意思为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饺子变熟或变热。
“蒸蒸日上”意思为事业等日益兴旺发达,不断向上。
故答案为:
Z zheng 蒸发 蒸饺 蒸蒸日上
8.【解答】通读句子,查看供选词语,解答此题,要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
①句形容灯光非常亮应该用“强烈”;
②句形容心加速跳动,可用“剧烈”;
③句形容战斗的场景应用“激烈”;
④句形容炮火威力大可用“猛烈”。
答案:
①强烈 ②剧烈 ③激烈 ④猛烈
9.【解答】(1)本题考查改为“把”字句。把“一种伟大的力量”放在句首,后面加上“把”。
(2)本题考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他们”前面加上“难道”,“重于”前面加上“不”,句尾加上“吗”和问号。
(3)本题改为陈述句。把“哪能……呢”改为“不能”,结尾用句号。
(4)本题改为肯定句。把“不得不”改为“只得”。
答案:
(1)一种伟大的力量把他的心占据着。
(2)我们缅怀所有因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医护人员,难道他们的死不重于泰山吗?
(3)我不能离开。
(4)为了不滑下来,他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0.【解答】答案:
(1)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注意“蓝”的书写)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注意“逢”的书写)
(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二、阅读与应用。(30分)
11.【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可以根据六要素进行概括。时间和地点: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事情的起因、经过:学校组织“我们”去城里参加作文竞赛。“我又高兴又担忧,老校长就对“我们”说了一句话;结果:使“我”受益深刻。围绕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结合“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呜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和词语字义可知,“流光溢彩”指光彩流动闪烁。
(3)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结合文章“我们一听,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分析即可。
(4)本题句子赏析。结合句子“像”等内容可知,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荠荠草的花比作晶莹的露珠;结合“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荠荠草的花和米粒进行比较。形象描绘出荠荠草的花的颜色和大小。
(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句话是校长是在“我们”担忧自己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不过城里的学生的时候带“我们”看荠荠草的花朵后说的,可知校长是要告诉“我们”不论是乡下人城里人,也不论是穷人富人,只要努力都能作出一番成就来;结合“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等内容可知,老校长要告诫“我们”的是不论是乡下人城里人,也不论是穷人富人,只要努力都能作出一番成就来。而作出了一番成就也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你也是一位很普通的人。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可知,老校长的谈话使“我”从此树立了信心,增添了勇气,消除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坚信无论是何境地,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开花,从而顽强拼搏,走出了深山,走进了都市,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辉煌。
答案:
(1)那时“我”还住在乡下,学校组织我们去城里参加作文竞赛。“我”又高兴又担忧,老校长就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使“我”受益深刻。
(2)光彩流动闪烁。
(3)“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荠荠草的花描绘成晶莹的露珠,很有美感。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描绘出荠荠草的花的颜色和大小。
(5)不论是乡下人城里人,也不论是穷人富人,只要努力都能作出一番成就来。而作出了一番成就也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你也是一位很普通的人。
(6)老校长的谈话使他从此树立了信心,增添了勇气,消除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坚信世上每一个人“不论生活在哪里”“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从而在人生路上顽强拼搏,走出了深山,走进了都市,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辉煌。
12.【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语义写成语。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泥(多指文章、歌唱等)。声誉日隆:声望名誉越来越高。
(2)本题考查补写心理活动。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可知他的心理活动为: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老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引号表示的是特殊含义。“孔”原本的意思是小洞,窟窿,这里一语双关,指的是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及关心,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全文可知,在文章里,作者把自己比做针,把一根穿针线,这线就是真情与关心。
(5)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根据示例,再结合前面句子,后面空缺处可以填仍然清澈澄净。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①行云流水;②声誉日隆。
(2)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老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
(3)特殊含义;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及关心,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4)针;真情与关心。
(5)仍然清澈澄净。
三、写作(30分)
13.【解答】
英雄,心中闪耀的星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面对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武汉防疫的最前端,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担负起的光荣使命。
他,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状态……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情况下,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乘坐高铁,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别人回家过年,而他却去武汉上班,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
他们,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豪言壮语。在病毒和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仍奋斗在第一线,甚至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面对危险,面对困难,白衣战士没有选择退缩,面对此次病毒,他们主动请缨与病魔搏斗,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为的是治愈患者,为的是控制疫情,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的是捍卫社会安宁。他们集中火力,奔赴一线,全力以赴,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儿。
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的,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
他、他们,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他们才是我们心目中闪耀的明星。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