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1.2 滑轮(第1课时)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的滑轮
二、自主学习
问题:图中的两个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不同?
甲在使用时,转轴固定不移动的滑轮——定滑轮
乙使用滑轮时,转动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一、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
二、自主学习
在图中每个滑轮旁写出是定滑轮或动滑轮
动
定
定
动
定
定
动
定
定
三、合作探究
一、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结论1:定滑轮能_____________,不能_____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结论2:绳拉过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______
相等
表达式:F = G
S = h
三、合作探究
二、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结论1:动滑轮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
省一半力
改变力的方向
结论2:绳拉过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的距离h______
2倍
表达式:F = G/2
S = 2h
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
F1
F2
l2
l1
定滑轮的实质
o
G
三、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
O
·
L1
L2
L1 =2R
动滑轮的实质
F2=G
F
L2 =R
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
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
三、合作探究
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
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动力臂是阻力臂的_____倍。
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
2
四、典例分析
例1、如图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的三种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别以F1、F2、F3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拉力F1最小
B. 拉力F2最小
C. 拉力F3最小
D. 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
D
四、典例分析
例2.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B.使用动滑轮最多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B
四、典例分析
例3.如图为“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2N,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N,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2.0N
B.2.5N
C.2.6N
D.4.0N
C
四、典例分析
例4.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N,拉力F为10N,则重物G和弹簧秤读数为(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
A.G为18N,弹簧秤读数为10N
B.G为10N,弹簧秤读数为18N
C.G为20N,弹簧秤读数为18N
D.G为20N,弹簧秤读数为20N
A
五、课堂小结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但能____________,是____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____, 不能______,是动力臂为阻力臂______的省力杠杆,要费距离。
滑轮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2倍
六、当堂训练
1.(A)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_________滑轮(“动” 或“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
改变力的方向
六、当堂训练
2. (A)如图所示,物重10N,不计绳重和摩擦,该滑轮是_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示数为__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FB、F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定
10
FA=FB=FC
六、当堂训练
3. (A)如图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____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使用这种滑轮能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不计滑轮重)。
动
10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六、当堂训练
4. (A)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N,滑轮重力不计,摩擦及绳重也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 _____ N,FB为 _____ N。
60
120
六、当堂训练
5. (B)小凡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动滑轮自身有重力
六、当堂训练
6. (B)如图,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30N。若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和绳重,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____N,F= ____N 。若滑轮重4N,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N ,F= ____N 。
15
15
17
17
六、课后作业
思考讨论:
(1)力臂是不是一定在杠杆上?
(2)动力和阻力方向是不是总是相同?
(3)杠杆是不是都是直的?
(4)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是不是一定在支点的两侧?
(5)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