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玲、详、幅、奖、催、叭、脏、筋” 8个生字,会写 “肯、脑筋、糟” 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初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是谁呢?(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说:大家好,我是玲玲。)小姑娘很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她问个好吧!
咦,你怎么知道她叫玲玲呢?(学生回答)噢,原来是这样啊!(课件出示“玲“字)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学生回答后,带着大家读一读玲玲的话,提醒学生注意是后鼻音,第二个“玲”要读轻声),接着再问,看到这个字,你还会想起哪些字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冷、岭、铃”)为什么你们会想到这几个字呢?(因为它们右边都是“令”字)(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评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2、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玲玲的画》。(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玲玲在画画的过程中遇了一件烦心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她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读读课文你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要求:同学们打开书116页,把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多读两遍,运用方法记住它们,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同学坐好。
2、指名读课文。其他人认真听他读得怎么样?(是否读正确、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读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通过填空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提示):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她通过(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随文识字
(一)讲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玲玲的画是怎么弄脏的?她为什么哭?
板书:画弄脏,来不及再画
2、课件出示1——4自然段课文,指出:在这四个自然段中有六个生字是要我们会认的,请同学们读一读它们在文中的词语。(词语突出)
相机指导、正音
(1)端详:详读轻声。学生说说“端详”的意思。(认真仔细看)请学生模拟动作感悟。
(2)“幅”:区分形近字“福”,进行量词练习:一幅( )、一把( )、一条( )、一座( )。
(3)“奖”:结合墙上的奖状识记。你能再给它组个词吗?
(4)“脏”: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相机拓展“脏”是多音字。)
(5)“催”;催是什么意思?(叫人赶快行动)
(6)“叭”:在这么多的生字里,“叭”是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制造声音:把板擦丢在讲台上,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像这样表示声音的字我们也接触过,比如说:风声呼呼,溪水声哗哗等等,它们大多都是“口”字旁,很高兴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表示声音的字。
“叭——趴”做比较。(点击课件)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3、出示生字卡片(详、幅、催、叭、奖、脏):老师把生字朋友请出来你还认识它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再次读文,在课文中巩固生字。
(二)讲读课文5——9自然段。
过渡:(点击课件出示前两幅图)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却弄脏了,这可怎么办?玲玲是怎么做的呢?
1、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找答案。
板书:在弄脏了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2、(点击课件,出示第三幅图)看到玲玲修改完的画,爸爸是怎么说的?
3、出示爸爸的话,读一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交流识记“筋”的方法。相机讲解字理帮助识记:(古今字对照)筋是会意字,本义是指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我们可以理解为像小竹子一样坚强有力的肌肉。
(2)再读句子(齐读、个别读),理解“坏事”。
提问:爸爸说的“坏事”是指什么 (讲解:是泛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法乱纪之类的坏事。) (板书:坏事)
(3)通过读爸爸的话你明白了什么?(讲解:爸爸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是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三)学生自学第10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板书:画得了一等奖
提问:这对于把画弄脏来说叫什么事呢?(板书:好事)玲玲是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板书:动脑筋)
四、课中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猜字谜)
看来你们个个都是猜谜高手!
四、示范指导、规范书写
过渡:(课件出示糟、脑筋、肯) 观察大屏幕上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今天我们学写这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还有谁认为这个字难写 )
1、指导书写“糟”(根据学生回答,确定指导重点)
(1)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字,看看它的结构特点以及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指名说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在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纠正或补充说明。
(3)师范写,边写边说要领。学生一边看一边跟老师书空。
先请学生拼字音,再范写。“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基本同高。左边米字旁的短横从横中线上方起笔,稍稍倾斜,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部分笔画比较多,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一、曲、日”的顺序书写。“曲”的“口”上宽下窄,末横写在横中线上;下边的“日”稍窄,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在生字纸上临写,师巡视指导。
先强调书写姿势:身坐直,脚平放,胸离桌子一拳,头离本一尺,手离笔一寸。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鼓励、纠正。(先评价是否正确,再评价是否美观。)
(6)改写、提高。(提醒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
2、学生自主学习“肯”、“脑筋”。
(1)观察“肯”“脑筋”3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写时要注意什么?
(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2)学生自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同学们写得很认真,只要你仔细观察,并能在大家提出的不足之处稍加改正,就一定会写得更漂亮!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多么有意思的小故事呀,玲玲通动脑筋,解决了自己的遇到的麻烦,还教给了我们做事的道理。那我们也是不是应该学习玲玲这种肯动脑筋的习惯,说不定在生活中你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请你再把课文读一读。
四、巩固识字。(要求识、写的字均包括)
1、换词认读。生字宝宝又交了新朋友,看看你还能认出它吗?(出示新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指读)
2、换语境巩固,小组内互读、互纠。
玲玲的这幅画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催她到学校展览。可是在家里怎么也找不到那幅画。突然,听到门外叭的一声。她来到楼梯间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画上。她想:糟糕,又弄脏了,这可怎么办?她又动脑筋想起办法来……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写1行,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熟练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画弄脏,来不及再画(坏事) zāo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动脑筋) 糟
画得了一等奖(好事)
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1、王老师有一个口令。(玲)
2、小山羊爱说话 (详)
3、八字有口能出声 (叭)
4、月亮旁边有个美丽的小村庄 (脏)
糟木头 玲珑 详细 幅度 夸奖 催化
叭的一声 脏水 皮筋 头脑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