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锦瑟》课件(共23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7.1《锦瑟》课件(共23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0 22: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
李商隐诗两首
诗句对接
夕阳无限好
身无彩凤双飞翼
何当共剪西窗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目录
第一篇| 锦 瑟
第二篇|马嵬(其二)
第一篇| 锦 瑟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2.了解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
3.结合这首诗的多向旨意,学习开放性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结合诗的多向旨意,学会诗歌鉴赏中规范的语言表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一篇| 锦 瑟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河南荥(xíng)阳。
李商隐性格善感,导致其诗忧郁感伤,常慨叹个人的沦落和世运的衰微,揭示政治的黑暗。由于他多愁善感和复杂的意念,其诗常避实就虚,具有象征意味。其诗想像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常镶嵌典故,意境朦胧。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叫李商隐
背景介绍:牛李党之争
题解
锦 瑟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爱情诗,写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初读这首诗,同学们觉得诗人想表达什么?
诗人看到锦瑟,听到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时代。那是一段多么美好而又感伤的回忆啊,可是往事却如一片云烟,令人难以真切把握。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感情基调应为低沉。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联
锦瑟啊,你没来由地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那弦弦柱柱所奏出的悲音使我不由自主地思忆起那逝去的青春年华。
  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近46岁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其中运用了比兴手法。
知识回顾——《诗经》中的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
A.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虚渺的梦境
B.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翩跹飞舞的蝴蝶,十分愉悦,后来惊醒,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传说周朝末年蜀主杜宇禅(shàn)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杜鹃在晚春啼鸣,希望留住春天,啼声哀怨凄悲。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说的是对留恋的梦境的迷惘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杜鹃啼血”传达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
颔联: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
蓝田玉暖--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这里化用其意,表示美好愿望终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及。
鲛人泣泪--传说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珍珠。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可望而不可及。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意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终究是空。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
C.鲛人泣泪-----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
D.蓝田玉暖-----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
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写才美不外现,或美好的事物不能长在,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难道等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凄迷、怅惘,现在回忆仍然难以捉摸。
  尾联:从“追梦”中醒来,并知道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共用了四个典故:
庄周梦蝶
望帝啼鹃
鲛人泣泪
蓝田玉暖
——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凄凉悲慨
——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
——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的迷惘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关于用典
用典:借用典故表达情感、主旨。
用典的作用:有助于表情达意,丰富诗文内容
鉴赏方法:
1. 理解典故原意;
2. 理解典故在诗文中的含义。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 颈联为“幻”, 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 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锦瑟流年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锦瑟流年
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审美体会,通过联想、想像,对诗歌进行了再创造,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说明,美是多方面的,文学作品是多向性的,文学作品本就需要个性化解读的。希望我们同学能化知识为能力,在今后的诗歌鉴赏中能紧扣文本,个性化地去赏析作品。规范合理地抒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