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31 08: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空中花园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2)统一:
(3)科学文化成就:
文字、历法、数学
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
天文成就:阴历
数学成就:60进位制
文字成就:楔形文字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兴起:
(2)强盛时期:
(3)衰落:
公元前19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城遗址
公元前16世纪,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
国王:汉谟拉比
时间:18世纪
策 略:
统一地区:
制 度:
法 典:
《汉谟拉比头像》约作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流域中下游
各个击破
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强盛时期: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1.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3.实质:
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一大特征。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两个自由民打架,……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
全文特点:
1.遵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报复主义的原则。
2.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
3.强调国家对臣民的严格控制。
正文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历史意义
空中花园
拓展提升
1.两河流域文明等于古巴比伦文明吗?
亚述人
苏美尔人
阿卡德人
阿摩利人
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的一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文明等等
古巴比伦文明≠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流域: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的统一
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
内容、实质
历史意义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1.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实a现初步统一是在(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24世纪
C.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D.公元前1800年
B
B
C
3.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4.如图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 )
A.亚历山大 B.胡夫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D
公元前61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重新建造的巴比伦城,为一个长达17.7公里的四方形城市。幼发拉底河从城中穿过:城内除了豪华的宫殿(包括传说中的世界史上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还建造了50座神殿(巴别通天塔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座)。空中花园,阿拉伯语称其为"悬空的天堂"。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思乡病,特地建造了这座超豪华的"天堂"献给她作为礼物。果然,爱妻罹家乡的愁容一扫而光,白皙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欢快的笑容。空中花园为立体结构,共7层,高25米。基层由石块铺成,每层用石柱支撑。层层都有奇花异草,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园中有小溪流淌,溪水引自幼发拉底河。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通天塔--即《圣经》中提到的"巴比塔"。七层吉库拉塔顶端,有一座蓝色的四角镀金小庙乃巴比伦城的保护神马尔都克的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