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麦加朝觐”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标要求: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本梳理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 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识读地图《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阿拉伯帝国形成的进程;通过《天方夜谭》
等文学作品,增强对阿拉伯文化的感性认识。
3.通过对阿拉伯文化的学习,体会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三: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
材料二: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犹太教和基督教传入半岛以后…
材料一:辽阔的沙漠和氏族社会的环境中,阿拉伯人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牲畜等财物,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分化,劫掠战争和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战争,加剧了社会不安的气氛。
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
①环境恶劣,争夺、战争不断
②多神崇拜,不利于统一
③商路不畅,加剧矛盾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
非洲
亚洲
欧洲
里海
黑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阿拉伯半岛
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气候炎热,雨量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
麦加传教
出兵麦加
半岛统一
622年,麦加传教失败,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7世纪初(610年),创立伊斯兰教,后在麦加传教,后遭贵族迫害
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各部落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2年去世。
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父母,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阐述了独尊安拉的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政教合一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麦加(第一圣城)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麦加被誉为“诸城之母”
麦地那,穆罕默德在此壮大势力并病逝。伊斯兰教第二圣城
耶路撒冷,在此地踏巨石骑马升天接受天启,黎明重返麦加
斋月,是伊斯兰历第九个月,是穆斯林的封斋月。每天凌晨3之16时闭斋(不吃不喝),日落星现后,才能饮茶进餐。历时一个多月的斋戒完成后,要在清真寺里举行隆重的开斋庆祝仪式。
开斋节既是对圆满完成斋功的庆祝,又是穆斯林家庭合家团聚的好日子
宗教 产生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节日
佛教
基督教
伊斯 兰教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初
古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
(麦加)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大藏经》
《圣经》
《古兰经》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忍受苦难
死后升入天堂
独尊安拉
浴佛节
圣诞节
复活节
开斋节
世界三大宗教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了元朝,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三大宗教共同点:
都诞生于亚洲;
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
都在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都被统治阶级利用;
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进叙利亚
东灭波斯(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
751击败唐朝部队,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占领西班牙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路径
二、阿拉伯帝国
1.从7世纪中期起,穆斯林军队先后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阿拉伯帝国疆域内涵盖多种文明(亚非文明古国、希腊半岛、波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东到
印度
河流域
西临大西洋
北接黑海与里海
南包整个半岛
巴格达
2.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西南尼罗河下游
探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加速了半岛统一
和帝国疆域的扩张
帝国疆域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最高元首
哈里发
政权特点
政教合一
灭亡原因
内部纷争;外族入侵
灭亡标志
1258年,蒙古人
攻陷巴格达
阅读疆域图,说一说它的范围及都城,对它的疆域作出简要的评价
626
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面积:1340万平方公里
"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
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国家 亚力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全盛时期 公元前4世纪 2世纪 6世纪 8世纪 15世纪
同期中国政权 战国时期 东汉时期 南北朝——隋 唐朝 明清时期
3.回忆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古代史上出现过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数学
医学
文学
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故得名为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医典》作者伊本.西被誉为“医学之王”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造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作用贡献
材料五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阿拉伯谚语
思考: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六: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官于一体。首席大翻译的酬劳是和其译著重量相等的黄金
材料七: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阿拉伯民族,在统一了半岛的政权后,开始吸收大量的外来文化。
②哈里发重视文化
③它有利的地理位置,它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地带,有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①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
②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了卓越贡献。
课后活动
1.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从0到9这些数字?
可以用中国的大写数字或者拉丁数字等。
2.《医典》的作者伊本·西那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为什么?
伊本·西那的著作《医典》,对古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成就进行总结,并加入作者长期的医学实践经验,在12-17世纪被用作西方医学的指南,一直是西方医学院校的教科书。伊本·西那系统论述各种疾病的病理症状和诊断治疗方法,强调养生、药物和手术兼施并用,被后人喻为“医学之王”。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促进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促进
阿拉伯
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天方夜谭》
评价:沟通东西方;卓越贡献
阿拉伯帝国
推动传播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