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
1、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兴办的企业,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会处理信息和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3、体会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增强个人对国家兴衰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洋”原意外国,“洋务”即指一切涉及外国的事务。
西方列强侵略
(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
(内忧)
1、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如
何
应
变
“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国藩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 ——李鸿章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1861年恭亲王奕 给咸丰皇帝的奏折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央代表——
地方代表
3.代表人物
奕
4.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80年代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开办民用工业
1.前期:19世纪60——70年代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1866年 左宗棠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上海
天津
福州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
安庆军械所
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是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弹等,供湘军自用。
成立于1865年,为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军用企业之一,几经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企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它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
由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船政局主要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船局共造成各种船舶40艘,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
鸦片战争时使用的竹制火铳
仿制毛瑟枪
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武器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2.培养新式人才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员主要学习外文。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幼童典型代表--詹天佑
“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奕 《奏请创设京师同文馆疏》
广雅书院
创立于1888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张之洞在《请颁广雅书院匾额折》文中说:“臣设立书院之举……上者阐明圣道,砥砺名节,博古通今,明习时务,期于体用兼备,储为国家栋梁之材。次者亦能圭壁饬躬,恂恂乡党,不染浮嚣近利习气,足以漱身化俗。”
培养新式人才
张之洞塑像
汉阳
汉阳铁厂
上海
轮船招商局
3、近代民用工业
天津
开平煤矿
武昌
湖北织布局
19世纪70年代起,
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
开办一批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名称 创办人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煤矿 李鸿章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福州
上海
安庆
天津
武昌
汉阳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
洋务运动中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所在地有何特点?
这说明了什么?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1.陆军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塞防。
成就: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
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占据新疆部分地区
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2.海军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旅 顺
威海卫
筹 划 海 防
定远号是北洋海军两大主力舰之一,北洋舰队旗舰。与镇远舰堪称“亚洲第一巨舰”。
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思考: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进行评价?
自
强
未
强
求
富
未
富
?
?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研读
四 洋务运动的评价及教训
材料一:这个过程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进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整体上看,洋务派是一个构成十分庞杂的集团,上述几个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仅是该集团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但他们上下结合,基本上决定着这个运动的最终目的。他们身处地主阶级集团,其主观愿望和活动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使得他们无论办什么洋务事业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点。
——摘编自《晚清洋务运动局限性之成因新探》
材料四: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郑观应《商务叹》
小组合作,阅读材料,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
2.评价洋务运动
影响
积极:
消极:
它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改变其封建制度,在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排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①学习先进技术必须变革旧的制度;
②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教训:
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启示:不触动封建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性质:
败因:
目的: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洋务运动
时间:
口号:
代表人: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自强、求富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培养新式人才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进步性: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
评价
领导阶级和派别:
课堂小结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
巩固练习
1. 有一位学者说:“他们兴办洋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补天’!……而决不是为了‘改天!’”其“补天”的手段是( )
A.废除封建纲常伦理
B.废除封建专制制度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D
2. 以下是江南制造总局大事记(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江南制造总局( )
①属于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②培养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人才
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属于民用工业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C
日期 大事
1865年 李鸿章筹措经费54万余两,购买美国商人的旗记铁厂,并从美国买回机器,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7年 迁址扩建,设有机器厂、洋枪楼等,每天生产毛瑟枪15支,12磅开花弹100发;附设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1898年 设立工艺学堂,学生学习机械、化学等。
3.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以下措施中与李鸿章这一认识相关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兴办新式学校
B
4. 19世纪下半期,洋务派为了“求富”而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A
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D.使清政府重新掌握了关税自主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