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濮阳市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
《平面图形的旋转》
(鲁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三节)
参评单位:濮阳市第七中学
参评教师: 王继广
参评时间: 2013年5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认识和理解旋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旋转的意义,理解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
如何探究旋转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学生自制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安排:
(一)观看现象,引入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生活旋转现象,导入新课.(展示生活中旋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在做什么运动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旋转”。从而引入课题——8.3 平面图形的旋转。)
(二)分析现象,归纳概念
1. 观察:继续让学生观察刚才的两幅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旋转吗?”(请几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所说,具体展示生活中轮盘、拧螺丝帽、指针、叶片转动现象,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学生分析、描述、总结、类比图形平移的概念,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将钟表指针抽象成数学图形中的
线段,指针旋转现象就可以看作成线段绕其中的一个端
点旋转,由此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此图形让学生
认识对应点、旋转角及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的
性质,使学生对于旋转的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师追问指针、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交流感知并形成共识: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归纳:和学生一起得出旋转的概念,并强调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教师板书)。
(三)合作交流 探索性质
【探究1】如图所示:直角⊿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45。,得到⊿CDE,对于旋转前后的图形,大胆猜想:
1 对应角的大小分别有什么关系
2 对应线段的大小分别有什么关系
③ 旋转角分别是谁?大小有什么关系?
你的验证方法是:
你们的发现是:
【探究2】如图所示:直角⊿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60。,
得到⊿DEF,对于旋转前后的图形,
请探究:
①对应点分别是谁和谁?
② 旋转角分别是谁?
度数都是多少?
你们发现了什么?
③OA与OD的长有什么关系?
OB与OE呢?
OC与OF呢?
你是怎么验证的?
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小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描出这个三角形,在分别描出两次旋转后的三角形。鼓励学生交流,最后初步在三角形的旋转中得出旋转的性质)
图1 图2
(旋转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
本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利用模型动手操作,画出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围绕中心问题分组进行交流,合作,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旋转的性质:
(四)知识应用 达标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2. 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
3.△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DE,则点B的对应点是_____, ∠BAC=∠____ AB=______, △ACD是______三角形。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ADE的周长_____
(五)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
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2、 在图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
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些“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学生动手画图分析,然后展示不同的解法,最后投影演示.)
3.(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过程)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P旋转后能与△P'BC重合,那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角是几度
(3)连结PP'后,△BPP'是什么三角形
(请一名学生回答)
4.香港区徽可以看作是由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六)盘点知识,畅谈收获
(1)旋转的概念;(2)旋转的性质
(七)图案欣赏,美育激趣
各种标志、图案等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创造美。
(八)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
基础题:课本13页 习题8.5第二题和试一试
实践题:上网查阅并收集生活中的旋转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探索旋转的性质。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采用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旋转概念,然后以钟表指针旋转为主线,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探寻旋转的性质;接下来分析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在通过图案的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
A
O
C
B
A'
B'
C'
O
A
A'
B'
B
O
A
(1)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
(2) 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3)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E
D
A
C
B
E
A D
F O H
B C
G
A
8.3 生活中的旋转
一、旋转的概念 二、旋转的性质
旋转三要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观察下列运动,它们是平移吗?
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运动呢?
平面图形的旋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七下
濮阳市第七中学 王继广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旋转吗?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分析现象 归纳概念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旋转角
旋转中心
A
o
B
点A与点B叫对应点;
线段OA与OB叫对应线段。
∠ AOB就是旋转角。
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
大胆猜想----合理验证-----得出结论
合作交流 性质探究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探究1,探究2.
5分钟后,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
2.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旋转的基本性质
知识应用 达标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C
知识应用 达标练习
2. 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
解:(1)它的旋转中心是钟表的轴心;
(2)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因此旋转20分,分针旋转的角度为
3.△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DE,则点B的对应点是_____, ∠BAC=∠____ AB=______, △ACD是______三角形。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ADE的周长_____
E
D
A
C
B
点E
EAD
AE
等腰直角
12cm
知识应用 达标练习
[应用1]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应用拓展 巩固提高
旋转5次得到,旋转角度分别等于60°120°180°240°300°
[应用1]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应用拓展 巩固提高
还可以看做是几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由两个菱形旋转2次得到,
每次旋转120度。
由三个菱形旋转1次得到,
旋转180度。
还可以看做是几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3个 1次 1800
2.在图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些“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应用拓展 巩固提高
可以看做是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45°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O
也可以看做是△AOB绕点O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所有图形
共同组成的. .
O
可以看做是△ABC绕点O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前后所有图形共同组成的。 .
.
O
再看一遍
可以看作是一个花瓣连续4次旋转,分别旋转72°,144°,216°,288°,而成的.
香港区徽可以看作是由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应用3]
应用拓展 巩固提高
畅所欲言 盘点收获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的概念:
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
角度都是旋转角,旋转角相等.
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基础题:课本13页
习题8.5 2题和试一试
实践题:利用喜欢的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运用旋转的知识,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标志图案,并简单介绍图案的意图.
课时作业 学以致用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创造美。
旋转图形欣赏
旋转木马如人生,
时高时低各不同。
高低时刻心放平,
坚持快乐不放松。
寄语同学
祝各位专家、同学每天都快快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