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见人情。
任务一: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故都的秋》,找一找能概括郁达夫笔下秋的特征的句子。
任务二:作者在文中描绘一系列秋景,请同学们将其概括为五幅画面并命名。(用两个字或四个字概括)
整体感知赏秋景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任务一: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故都的秋》,找一找能概括郁达夫笔下秋的特征的句子。
任务二:作者在文中描绘一系列秋景,请同学们将其概括为五幅画面并命名。(用两个字或四个字概括)
秋院晨景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果奇观图
精细研读品秋味
任务三:文章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
读秋
请几位同学有感情诵读3~11段,读出清、静、悲凉之感。
小组合作探究:赏析“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赏秋
(1)意象:
(2)意象色彩:
(3)手法:
(3)手法:
(1)意象:
(2)色彩:
驯鸽的飞声 —— 以动衬静
破屋、破壁腰
青天、日光
牵牛花(蓝白)
秋草—— 衰败、冷清
蓝、白、枯黄 —— 冷色调
意象:
色彩:
手法:
落蕊、灰土--萧瑟
落蕊(白色)、灰土(灰色)--冷色调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听、嗅、触觉多感官结合)
意象:
手法:
秋蝉、残声--寂寥、悲凉
嘶叫的秋蝉--以动衬静
(1)视:客观色彩(冷色调)
秋色:碧绿的青天、蓝朵、秋草(黄)、落蕊(灰白) ···
(2)听:以动衬静
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 ···
(3)主观感受
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清
静
小结:
悲凉
深入探究
任务四:爱故都却为何又满眼凄清的景物?
知人论世
他,幼年丧父,发愤读书,成绩斐然,贫困的生活赋予他诗人的忧郁气质。
他,17岁留学日本,饱受彝族欺凌,屈辱的日子赋予他作家的忧伤情怀。
他,壮年时期飘零南洋,北望中原,苦难的祖国赋予他战士的忧患悲凉。
他,在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队残忍杀害,终年50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仿照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的曲牌,
选取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写秋
写一写
品读“秋雨话凉图”或“秋果奇观图”。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