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
B.碳在氧气中燃烧:
C.水电解:
D.氧化汞受热分解: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偏二甲肼()与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
B.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生成和的质量比为14:9
D.生成的水中所含氢元素质量与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
6.在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用于脱除氧气以防锅炉腐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7.下列反应的类型,与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
B.
C.
D.
8. “”“”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 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3: 2: 4 B. 3: 2: 2 C.1: 2: 3 D. 1: 2: 2
9.完成下列各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利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以上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0.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6g 8g 18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8.25g 11g 11g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_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_________g。
(3)第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g。
(4)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_________。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5)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
12.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从“写”“配”“标”三个方面去分析。如A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B中反应条件为“点燃”而不是燃烧,C中没有标明生成气体的状态,即应在、右边标“↑”。
3.答案:D
4.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该反应属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量也发生了改变,C错误;该反应前后氢、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由0价分别变为-3、+1,B错误。
5.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A正确;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正确;生成和的质量比为,C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生成的水中所含氢元素质量与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D正确。
6.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2个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2个O原子,则物质X的1个分子由2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因此物质X的化学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而且分子个数之比为1:2;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个数之比也是1:2。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给图示可知,反应后有2个分子不变,说明参加反应的分子只有1个,由题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有2个,生成的分子有2个,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
9.答案:(1)
(2)
(3)
(4)
(5)
(6);(1)(2)(3)(4)(6)
10.答案:(1)二
(2)一;0.75
(3)三;10
(4)一、二、三
解析:(1)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为,故第二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一次实验中,的质量小于8g,碳不能完全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8.25g-6g=2.25g,剩余碳的质量为3g-2.25g=0.75g。
(3)根据此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可知第三次实验中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18g-8 g =10g。
(4)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1.答案:(1)
(2)
(3)
(4)
(5)
(6)
12.答案:(1)
(2)
(3)
(4)
(5)
(6)
(7)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