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目标检测题(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目标检测题(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31 15: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单元练习题(一)
【内容:声音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我能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11分)
1.轻轻打击与重一点击打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 ( )
2.声音在月球上不能传播。 ( )
3.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
4.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 )
5.利用“土电话”通话主要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 ( )
6.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振动产生的。 ( )
7.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
8.用同样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振动越慢。 ( )
9.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对听觉器官不会产生损伤。 ( )
10.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直接关系,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 ( )
11.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A.沿一个方向传播 B.向四面八方传播 C.沿两个方向传播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水波 C.水面会冒泡
3.人体能在一定距离感受物体振动的器官是( )。
A.眼 B.鼻 C.耳
4.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空气不能传声 B.空气能传声 C.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
A.气管 B.声带 C.食道
6.我们耳朵里的( )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7.声音的强弱用( )来描述。
A.音强 B.音量 C.音高
8.分别把钢尺探出桌外10厘米、8厘米和5厘米,用同样的力拨三次,声
音最高的是探出( )的那一次。
A.5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9.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固体 B.气体     C.真空
10.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气流 B.直线 C.波
11.抓挠桌面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的。
A.空气 B.手指 C.桌面
1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就高。
A.物体振动得快 B.物体振动得慢 C.物体振幅越大
13.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所以要避免( )。
A.打喷嚏 B.频繁地掏耳朵 C.高声说话
14.我们在玩“土电话”实验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不能让听电话的同学直接听到
B.说话同学要大声说话,尽量让听电话的同学直接听到
C.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不要拉得太紧
15.“土电话”实验中,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A.声波引起空气振动 B.声波引起棉线振动 C.声音通过棉线的空隙流动
16.“土电话”实验能说明的正确结论是(   )。
A.固体能够传声 B.固体不能够传声 C.空气能传声
17.我们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 )。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没有振动 C.不能发声
18.吉他上的弦越粗发出的声音就会( )
A.越高 B.越低 C.越强
19.吹口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 )。
A.簧片长短厚薄不一 B.进气口大小不一
C.吹奏时的用力大小不一
20.我们能够听到音叉发生的声音是因为( )。
A.我们耳朵接触到振动的音叉
B.我们眼睛看见振动的音叉
C.振动的音叉让周围的空气振动,再引起人的鼓膜振动
三、填图与连线:(共19分)
1.观察耳的结构图并填空。(14分)
(
4( )
1( )
2( )
3( )
5( )
6( )
7( )
)
2.将耳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连起来。(5分)
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四、实验与探究:(共22分)
1.敲击盛水的玻璃杯。(8分)
(
2
1
3
4
)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如果能分别敲出“duo(1)”“y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 。
2.下列图表是在完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时的记录表,请补充表中的记录,并找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振动的快慢(选填“快、较快、较慢、慢”) 声音的高低(选填“低、较低、较高、高)
4
8
10
14
我的发现:
3.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到“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4分)
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五、科学与生活:(8分)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四年级科学(一) 第3页 (共4页) 四年级科学(一)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