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31 1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2.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明亮 D.吹灭蜡烛后有一缕白烟冒出
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点燃“白烟”,蜡烛可再次被引燃
B.实验2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中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中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体积分数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5.在“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6.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7.将燃着的火柴分别插入如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a熄灭,b变旺 B.a变旺,b熄灭
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
8.请根据“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 出的气体, 各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的多少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 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9.完成下表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实验结论
点燃 前 蜡烛的颜色为_____、状态为______、形状为________、 硬度______、______ (填“溶”或“不溶”)于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浮于水面 蜡烛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
燃烧 时 (1)火焰分为__________层,________层最明亮,一根火柴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说明火焰的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2)说明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蜡烛是否重新燃烧?__________
10.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假设猜想】吸入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少;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多。
【搜集证据】
(1)用下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外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2)如左下图所示,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
(3)如右上图所示,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现象: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
(4)如下图所示,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个呼气,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的关键词“可能”,可知为“猜想与假设”。
2.答案:A
解析: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现象是指实验过程中用感觉器官等能感受到的,实验结论则是对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加以分析、推理得到的观点、论断等。如A中“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3.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实验现象分析法解答。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课本中的实验现象,实验1中的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蜡烛可被再次引燃;实验2中把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会使白瓷板变黑;实验3中由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实验4中由于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不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含较多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不会使木条燃烧更旺。故选D。
7.答案:B
8.答案: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呼出气体 瓶中澄清 石灰水变 浑浊,空气 瓶中没有 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 中二氧化 碳的含量 比空气中 的多
比较空气 与呼出气 体中含氧 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 气和一瓶 呼出气体, 把燃着木 条分别伸 入瓶中 呼出气体 瓶中木条 熄灭,空气 瓶中没有 明显变化
向一块干燥玻璃片呼气,另取块干燥玻璃片放在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9.答案: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实验结论
点燃前 白色;固体;圆柱体;小;不溶;能 白色固体、硬度小、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1)三;最外;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2)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外焰(2)水、二氧化碳
熄灭后 产生一股白烟;是
10.答案:(2)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一瓶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3)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另一瓶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空气中的少(4)吹气的玻璃片比另一块潮湿;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比空气中的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