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①眩 ②chuò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迸溅 蜂围蝶阵 喧腾 毛骨耸然
B.凝望 仙露琼浆 苍茫 盘虬卧龙
C.笼罩 忍俊不禁 蓬乱 重峦叠障
D.峭壁 一代天骄 训诫 一丝不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3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2分)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 ???????????????????
5.名著阅读。(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受欺凌的 或 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6.下列关于课文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山的那边》诗中的海,指的是理想境界;山,指的是重重艰难险阻。 B.《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美国的莫顿·亨特。本文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C.《短文两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不同的是《蝉》是直入主题,并且夹叙夹议。《贝壳》则是先抑后扬。D.《紫藤萝瀑布》以瀑布喻紫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综合性学习。(3分)
同学们,我们正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展望青春,我们满怀理想,憧憬未来,那就让我们为火红的青春鼓劲、加油、歌唱吧!我们班将举行“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
(1)班上准备开展“青春赞歌”为主题的班会预设四个环节,现已设计了两个,请补充设计另外两个。(1分)
①青春的心愿 有② ③ ④青春的颂歌
(2)在“青春的颂歌”的环节中,请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几句对青春的赞颂。(2分)
21世纪教育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 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2分)
9.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12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不学,不知道: (2)弗食不知其旨也:
11.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
12.(甲)(乙)两文论述的重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2分)
(甲):?????????????
(乙):?????????????????
1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12分)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拾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真索性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花和腐化有着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又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14.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为什么又说“我不觉又加快了脚步”?(3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15.文中有多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
????????????????????????????????????????????????????????????????????
16.第二段中的“点点银光”和第三段中的“春红”分别指什么?(2分)
?????????????????
???????????????????????????????????????????????????????????
17.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通过对两处紫藤萝的描写,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2分)
??????????????????????????????????????????????????????????????????
????????????????????????????????????????????????????????????????????????
18.细读课文第三段,面对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作者的心情会怎样的,下列诗句哪一句最能传神的表现出来?(????)(2分)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翁宏)??????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
D.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
(四)(20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
?
20.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分)
?
21.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找出第②段写景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第⑿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
25.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不少于600字。??
??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①眩 ②啜
?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共3分。
3.答案:②③④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共3分。
4.答案示例:“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评分:意近即可,语言流畅。共2分。
5.答案:动物故事 下层平民 奴隶 拟人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6.答案:C
评分:选对得3分。
7.答案示例:(1)青春的订票右铭 青春的知识(青春的畅想、感悟、脚步等)
(2)青春似火,热情奔放。
评分:第(1)题内容合理即可,每空0.5分,共1分。第(2)题语句通顺,表述清楚,内容合理,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共2分。
二、阅读(共5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答案:凄冷 迷蒙
评分: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9.答案: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10.答案:(1)明白道理。(2)味美。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1)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2)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1)教学相长(2)进学之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答对得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答案:指花中最浅的部分????指春天的花???
评分:共2分。
17.答案:花和人都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评分: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8.答案:B??权所有
评分:选对得2分。
19.答案:(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评分:意对即可,共3分。
20.答案:久病初愈的“ 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评分:意对即可,共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答案: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权所有评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22.答案示例:(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评分:意思正确即可。共4分。
23.答案:写景句子: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
作用:用美丽的春景既反衬母亲的憔悴,又烘托了母亲因我清醒而喜悦的心情
评分:句子1分,作用1分,意思正确即可。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答案:议论抒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作用:结构上,点题。内容上,深化文章中心或画龙点睛
评分:只答议论给1分,只答抒情给0.5分,意思正确即可。共3分。
25.答案: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评分:意思正确即可,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写作(共50分)
24.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富含喻意和诗意的文题,文题中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学业之花、科学之花、艺术之花等,也可以指精神之花、美德之花、幸福之花、友情之花等,“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人生的得意和辉煌并非出现在最顺乎人意的情况下,这是主观、客观的条件使然,是内因、外因的影响使然。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领悟了这些深意,你的写作思路自然也就清晰而开阔了。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