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 说课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 说课课件(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1 18: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搭石》说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学习并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然后,细读课文,把握主旨,借助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把“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指导和运用贯穿始终。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重点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学会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搭石”的含义,想象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精神,懂得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搭石”的含义,想象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画面。
【难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五、说教学法
朗读法、教师点拨法、组织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在乡村脱鞋挽裤过小溪的经历,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多音字“间”(间隔)(时间);形近字“访”“仿”。
2.了解课文内容
解读课题:搭石是什么意思?
搭石就是小溪里横着摆的供人们过河的一排石头。
理清脉络:课文围绕搭石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人们走搭石的画面。
2.为什么这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结合原文(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协调有序”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把“嗒嗒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作者从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环节三:巩固提升
1.学生总结
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作者借搭石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教师补充
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这些小事透露的是人情美和心灵美(以小见大)。
环节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在积累本上。
2.用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想一想哪些平凡事物就像“搭石”一样,虽然平凡,却让人感受到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写下来,400字左右。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搭石
一、默默无闻
二、无私奉献
三、一心为他人着想
八、说教学反思
(一)收获的经验
没有偏离语文课的轨道,上出语文的味道,体现双基教学。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性强:
本课我紧紧围绕“文中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美”这一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读好课文。
2、读中感悟,感悟中读: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品读,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语文能力得以提高。
3、注重运用各种语文训练方法,让学生积累:
如:让学生在想象“一行人过搭石动人的画面”时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展开想象培养语言词汇的运用;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写的画面,老师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在讲到两人同时过搭石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中的词句演一演,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还锻炼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
4、注重读写结合,鼓励学生读读写写勤练笔,发掘学生的想象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不足之处
1、老师情绪高涨,学生的情绪没有点到火候。
2、课堂语言欠规范,随意性大。
3、教学过程没有达到收放自如,教学机智还需培养。
4、通过看教学录象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练读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地深入到学生中间,感到和学生之间的交谈,互动还没有达到融为一体,教师自身没太放开。
5、还要加大读文的训练。在学生谈感悟谈不出来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以读代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