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下册
8.1.3《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下的二级主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我通过播放鸟繁殖行为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其次,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鸟卵和人的生活最为密切。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以鸡蛋为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以及重难点的突破都是在各种活动来完成的。如观看视频和图片、图表分析、观察、实验、结合生活经验谈感受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主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生物进化部分的知识基础。《鸟的生殖和发育》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完植物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高一等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而且也为以后学习生物进化埋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察鸡卵的结构并探究其功能。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材以鸟类繁殖的“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过程为主线,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联系生活经验,打通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拉近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的距离,实现了生物课堂生活化。观察鸡卵的结构并探究其功能部分,教材以鸡蛋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与思考等探究活动,首先使学生认识鸟卵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鸟卵的功能,从而理解鸟类是如何摆脱水的限制,具有与陆地繁殖相适应的生殖发育特点。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关于植物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日常生活中对鸟类比较熟悉,对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鸟卵的内部结构了解不多,对鸟类是如何摆脱水的限制,具有与陆地繁殖相适应的生殖发育特点还比较模糊。八年级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尝试,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尽可能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结合实物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实验对象上以鸡卵作为实验对象,有的学生会觉得“实验太简单”因此,怎么样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究实验,积极拓展,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挥探究合作精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四、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鸟的生殖和发育行为的图片和视频,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通过观察和解剖鸡卵的实验,认识鸟卵的结构和功能,认同鸟卵具备了适于陆地繁殖的结构特点。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渗透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教育。
五、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说出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鸟卵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
六、学法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表达交流等方式,层层深入突破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七、教法设计: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八、评价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评价方法。
如:目标 1——主要通过教师播放图片和视频,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交流来评价。
目标 2——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以及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等活动,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绘图鸡卵的结构示意图,然后展示分享。利用小组评价和优秀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
目标 3——通过鸟类生活现状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表达鸟类的心声,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九、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带领学生猜谜语: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堆外。 (猜一动物)讲述鸵鸟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选择逃避的消极心态。提问: 1.面对困难,鸵鸟有必要把头埋在沙堆里吗 2.如果鸵鸟真的这么懦弱,他又怎么在自然界中立足呢? 3.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鸟的生殖与发育,进入本课的学习 参与猜谜语。认同鸵鸟心态是一种消极心态。回忆把八年级上册学过的鸵鸟相关知识。带着问题走进鸟的生殖和发育本节课的学习。 谜语导入活跃课堂气氛,问题引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1.播放鸟类繁殖行为的视频。 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认真思考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3.播放鸟类繁殖行为的图片。 4.总结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分析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可能的原因。5.提问:所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要经过这六个阶段吗 (播放杜鹃繁殖行为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明确要求带着问题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结合视频和图片讲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结合视频和图片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理解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可能的原因。分析得出:(l)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2)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 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图片,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样的处理,使本部分的重点内容很容易得到解决
早成雏和晚成雏 1.讲述根据所孵化出的雏鸟发育程度的不同,鸟类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提问:早成鸟和晚成鸟的雏鸟有什么不同呢?(播放视频和图片)观看视频和图片,小鸡刚出壳毛绒绒的,而麻雀刚出壳体表几乎没有毛, 分析得出早成雏和晚成雏的区别。 结合视频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一、讲述图片导入。世界上现存的鸟类有 9000多种,鸟卵的形态大小颜色各异但是鸟卵的基本结构相同,很自然的导入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功能。二、介绍实验目的、材料用具、注意事项、观察顺序。提问:你能区分材料中的生熟鸡卵?三、实验探究。(一)观察鸡卵的外部结构并探究其功能。1. 探究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作用。实验材料:新鲜鸡卵、去卵壳鸡卵。实验步骤:①摸、握。②注射器针头刺或用牙签尖端去刺。2.探究鸡卵是密封不透气的吗?根据鸡卵长毛了,提出问题:鸡卵是密封不透气的吗?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有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拍摄学生观察结果,通过希沃软件在大屏幕投影。总结实验现象。展示生活指导:鸡蛋储存于通风阴凉处,钝端朝上。 (二)观察鸡卵的内部部结构并探究其功能。1.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拍摄学生观察结果,通过希沃软件在大屏幕投影。2.出示关于鸡卵各部分功能的问题提纲,要求学生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位置、特点,结合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讲解鸡卵的各部分功能。①运用图片、表格分析讲解气室、卵白、卵黄的功能②播放系带作用的视频。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更加直观证明卵黄膜的存在并制取卵黄膜。④播放无壳孵化鸡卵视频。结合招远特色美食“14天毛蛋”⑤播放鸟卵形成过程的视频。⑥播放已以受精鸡卵和未受精鸡卵的图片。3.播放蛙卵和鸟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鸟卵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陆地繁殖相适应?4.要求学生解剖鹌鹑卵和熟鸡卵进一步归纳总结知识点,完成鸡卵结构示意图的绘制和表格。 学生清点材料用具,动手区分材料中的生熟鸡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说出卵壳和卵壳膜的功能。学生就老师的问题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设计实验并验证。交流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并描述观察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卵壳的表面有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对照课本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学生讲述投影展示的观察结果,归纳鸟卵的结构。结合问题和课本,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讲解,观看视频、图片,实行实验验证,理解鸡卵的各部分功能。学生结合所学,总结归纳鸟卵与其陆地繁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认同生物体结构和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完成鸡卵结构示意图的绘制和鸡卵功能的总结。 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亲自动手摸、握、刺,直观感受有利于加深印象。 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生亲自动手拨开自己熟悉的鸡卵,结构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鸟卵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鸟卵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生对比观察鹌鹑卵和熟鸡卵的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总结。
畅所欲言 要求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帮你解决了什么困惑?你目前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总结归纳,谈收获,并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困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一比,赛一赛,课堂检测 教师出示小游戏活动。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这句诗描写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 )行为。 A求偶 B筑巢 C孵卵 D育雏2.小明的奶奶在笼子里长期饲养着三只母鸡。它们能生蛋并卵孵出小鸡吗 ( ) A.不能生蛋,不能孵出小鸡 B.能生蛋,能孵出小母鸡 C.能生蛋,孵不出小鸡 D.能生蛋,能孵出小鸡 3.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后 C.孵化时D.孵化一段时间以后 4.关于鸡卵的说法,正确的( ) A.胚盘里含有细胞核B.卵黄就是细胞核C.卵白就是细胞质 D.卵壳膜就是细胞膜 5.秋天林区和公园的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 ) A.保护一些不会营巢的鸟类不会被冻死 B.招引食虫鸟在巢箱中繁殖 C. 保护鸟类免受敌害 D.捕捉鸟类 6.小明为了探究鸟卵卵壳上气孔的作用,做了以下实验.(1)取两个鸡蛋.(2)将其中一个鸡蛋外涂抹上凡士林油,另一只鸡蛋不做任何处理.(3)分别将两个鸡蛋放到孵化箱中.(4)观察两个鸡蛋的孵化情况.根据小明做的实验,他所提出的假设应是_____他的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 学生积极参加,认真思考。 通过比一比赛一赛,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升华 展示鸟类生活现状视频。要求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视频当中的鸟或者濒危动物,你有什么话想对人类说?教师总结。 交流感受表达看法 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关注生物多样性,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实践作业 1. 摇一摇,鸡蛋能否变成黄金蛋? 2.制作鸡卵结构模型。 3.条件允许可以养一只小鸡,亲身体会鸟卵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说看法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十、板书设计: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 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二)早成雏和晚成雏 (三)鸟卵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