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致大海》
普希金
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活动一
我校“松语”文学社的“朗读者”专栏准备开展一期外国诗歌朗诵推介活动,本次推介的篇目是普希金的《致大海》。《致大海》有几个不同的译本,已发布在“松语”文学社的公众号上,请同学们投票选出你心目中的最佳译本,并在留言区写下推荐理由 。
推荐理由
我心目中的最佳译本是查良铮先生的译本。
《致大海》是一首写给大海,写给自由的极尽浪漫的告白之诗,亦是 告别之诗。诗的情感奔放,韵律和谐。查先生的译本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诗韵脚,同时还巧用倒装句式强化情感。比如,第一二节中的“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和“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将“最后一次了”放在句首独立成句反复强调,更强烈地表达了告白的热烈和告别的不舍,尽管杜承南先生的译本韵脚还原度也相当高,但综合句式选用和情感表达的效果,我认为还是查先生的译本更胜一筹。
——南枫
我心目中的最佳译本
《致大海》原文 查良铮译本 杜承南译本 戈宝权译本
Прощай, свободная стихия! В последний раз передо мной Ты катишь волны голубые И блещешь гордою красой. Как друга ропот заунывный, Как зов его в прощальный час, Твой грустный шум, твой шум призывный Услышал я в последний раз. Моей души предел желанный! Как часто по брегам твоим Бродил я тихий и туманный, Заветным умыслом томим! ......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 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 你碧蓝的波浪在我面前 最后一次地翻腾起伏, 你的高傲的美闪闪耀眼。 像是友人的哀伤的怨诉, 像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召唤, 你忧郁的喧响,你的急呼, 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回旋。 我的心灵所向往的地方! 多少次在你的岸边漫步, 我独自静静地沉思,彷徨, 为夙愿难偿而满怀愁苦! ......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
推荐理由
我认为查良铮先生的译本最佳。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将“你的蓝色的浪头”和“你的骄傲的美”放在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突出,较之于其他两种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大海的绚丽景象,也更具画面冲击力。同时句式更为齐整,更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其中“国度”二字体现了诗人所想追求的像大海的自由之国, 比之另两种译本,更好地凸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海爱恋。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句中“黄昏的幽静”体现了大海温柔娴静的一面,“任性的脾气的发作”又将大海惊涛骇浪,狂放不羁的力量拟人化地表现出来,将大海的反复无常表达的淋漓尽致,翻译得与诗人所想体现大海之万象包容十分相近,并同时运用修辞使得诗句更易懂,也更有趣。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此处把汹涌的波涛比作“两齿”形象地描绘出大海波澜壮阔下潜藏的危机,与另两译本的直译更使诗文愈发生动。
——唐佳骏
我心目中最佳的《致大海》译本
《致大海》原文 查良铮译本 杜承南译本 戈宝权译本
Прощай, свободная стихия! В последний раз передо мной Ты катишь волны голубые И блещешь гордою красой. ...... Моей души предел желанный! Как часто по брегам твоим Бродил я тихий и туманный, Заветным умыслом томим! ак я любил твои отзывы, Глухие звуки, бездны глас, И тишину в вечерний час, И своенравные порывы! Смиренный парус рыбарей, Твоею прихотью хранимый, Скользит отважно средь зыбей: Но ты взыграл, неодолимый, И стая тонет кораблей.......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 你碧蓝的波浪在我面前 最后一次地翻腾起伏, 你的高傲的美闪闪耀眼。 ...... 我的心灵所向往的地方! 多少次在你的岸边漫步, 我独自静静地沉思,彷徨, 为夙愿难偿而满怀愁苦! 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 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 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 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 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 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 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 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推荐理由
本期专栏中,我最喜欢的是查良铮先生的译本。
同样的一首诗,我觉得查老相比于其他两位译者,他的翻译不仅准确,而且优美。有一篇文章写道“翻译的文采首先来自对原文的透彻理解,来自感情的到位。”文采并不等同于华丽的辞藻,而是恰到好处的用词,是文字背后透彻的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共情。
比如第九节最后一句的“угасал” 一词,其他译者译为“长眠”或“消亡”,而查老则译为“熄灭”,这不仅陈述了拿破仑死于大西洋中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的事实,还暗指拿破仑曾如熊熊燃烧的火炬般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更好的照应了本节第一句的“光荣”和第三句的“寒冷”二词,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带到俄国,点燃了俄国青年反抗沙俄专制统治热情的英雄拿破仑之死的惋惜与同情。
此外,诗人尽情歌颂的另一个天才诗人拜伦的章节,有两节完美还原了原诗的韵律和节奏,尽管杜承南译本在韵脚还原上同样优秀,但查老的译本选择了声调更为雄壮的江阳韵,更能表现诗人对这位为支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而病死异乡的自由战士的景仰和敬慕。不过有一说一,第十二节的翻译戈宝权先生的译本在同样选择了江阳韵,而且在韵脚还原上比查老的译本更胜一筹。若兼取两者之长,定是一个更优秀的译本。
——木易
我心目中的最佳译本
《致大海》原文 查良铮译本 杜承南译本 戈宝权译本
Одна скала, гробница славы... Там погружались в хладный сон Воспоминанья величавы: Там угасал Наполеон. Там он почил среди мучений. И вслед за ним, как бури шум, Другой от нас умчался гений, Другой властитель наших дум. Исчез, оплаканный свободой, Оставя миру свой венец. Шуми, взволнуйся непогодой: Он был, о море, твой певец. Твой образ был на нем означен, Он духом создан был твоим: Как ты, могущ, глубок и мрачен, Как ты, ничем неукротим ........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像风暴之声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茔…… 在那儿,多少珍贵的思念 沉浸在无限凄凉的梦境; 拿破仑就是在那儿长眠。 他在那儿的苦难中安息。 紧跟他身后,另一个天才, 像滚滚雷霆,离我们飞驰而去, 我们思想的另一位主宰。 他长逝了,自由失声哭泣, 他给世界留下了自己的桂冠。 汹涌奔腾吧,掀起狂风暴雨: 大海呵,他生前曾把你礼赞! 你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 他身上凝结着你的精神, 像你一样,磅礴、忧郁、深远, 像你一样,顽强而又坚韧。 ...... 这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随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
推荐理由
我推荐的是戈宝权先生的译本。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而戈宝权的译本则很好的体现了作者与大海以第一二人称对话的亲密之感,首句明确点出自己是与大海交流,和其他两篇的“元素”一词相比,情感更进一层。
最后两节的翻译“黄昏时分的轰响”比“薄暮时分的絮语”更能彰显大海的庄严壮美,“絮语的波浪”比“浪花的喋喋”更显大海的温情脉脉和诗人的恋恋不舍。
戈先生的译作不仅遣词用字更为精准,情感表达更有力度,韵脚的选择也更为精心。全诗主要使用声音雄壮的江阳韵作为韵脚,并且一韵到底,不像其他两个译作中间数次换韵,文气更为连贯,整体韵律也更为和谐。
——张语菲
我心目中的最佳译本
《致大海》原文 查良铮译本 杜承南译本 戈宝权译本
Прощай же, море! Не забуду Твоей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й красы И долго, долго слышать буду Твой гул в вечерние часы. В леса, в пустыни молчаливы Перенесу, тобою полн, Твои скалы, твои заливы, И блеск, и тень, и говор волн.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再见吧,大海!你的雄伟壮丽, 我将深深地铭记在心; 你那薄暮时分的絮语,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聆听。 你的形象充满了我的心坎, 向着丛林和静谧的蛮荒, 我将带走你的岩石、你的港湾, 你的声浪,你的水影波光。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的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学习活动二
我校广播站准备招募最佳“朗读者”,朗诵内容为你最喜欢的《致大海》译本,请有意参选的同学任选其中的章节进行朗诵,并提交朗诵音频。参赛的朗诵作品将发布在“松语”文学社公众号上,由同学们投票选出最佳“朗读者”,并欢迎在公众号上留言点评。
最佳“朗读者”评选标准
1、抑扬顿挫,正确把握朗诵节奏;
2、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内涵。
最佳“朗读者”候选人罗皓天
点评:
罗皓天朗诵的是戈宝权译本的一二节,这两节是诗人跟大海的深情告别,罗同学抑扬顿挫的音调如浪涛暗涌,情真意切的怨诉似知交话别,声情并茂,是我心目中的最佳朗读者。——雨文
最佳“朗读者”候选人南枫
点评:
南枫同学的起调不如罗皓天同学高昂,但情绪层层推进,一浪比一浪高。他用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的音调,准确再现了大海时而幽静时而汹涌的自由任性,和诗人时而迷惘失落时而激情澎湃的情绪起伏。朗诵细节的处理格外细腻,对两个“最后一次了”的朗诵处理有变化,对怀想的两个英雄人物的情绪处理有不同。朗诵和配乐相得益彰,曲终韵犹在,风过浪卷云。——无名
最佳“朗读者”候选人廖杰
点评:
廖杰朗诵的是诗歌的最后两节,诗人誓言要铭记大海庄严的容光,并要将来自大海的光影带到黑暗的流放之地,静寂的荒漠之乡,表达了对大海永久怀念的深情和为自由奋斗不息的顽强。廖杰的朗诵激情澎湃,语调铿锵,如一声嘹亮的号角,一道黑夜的闪电,唤醒人们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让听众感受到了诗人的热血和浪漫,实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朗读者。——刘星
学习活动三
“松语”文学社将组织一次“文学沙龙”,主题是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惠特曼的《自己之歌》的比较鉴赏,同学可以从意象、修辞、情感或诗歌体式等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