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作品和元曲相关知识。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蕴含的意境。
3、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理解作者寄寓在曲中的思想感情。
马致远:马致远,元朝大都人。他在杂剧和散曲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热衷功名,而郁郁不得志,过着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导学(一)读通
读顺
读懂枯藤老树昏鸦枯藤(缠绕着)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导学二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感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
(里行着一匹)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
在天涯!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试着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把它们描绘成一幅画面吗?绘 深秋,黄昏……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昏暗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
不远处有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倒映着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在那里,生活着安居乐业的人们,充满欢声笑语……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马致远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ǔ)而行。面对此景,游子感慨: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啊!我们一直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你们的感情从小令中的哪一句体会到的?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呢?导学(三)悟合作探究(一)1、触动作者这种情思的景物有哪些呢?
2、这些景物带给人的感受是否一致呢?想范读白朴、张可久和无名氏的三首同题小令。为什么马致远的天净沙更能打动人?
马致远《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鲜明。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
“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而且这一句使全诗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的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
写的是羁旅愁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
合作探究(二)从此曲中我们可以收获哪些写作手法呢? 得1、借景抒情
2、以乐写悲——反衬
3、卒章显志训练反馈1、尝试背诵《天净沙·秋思》练2、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试着用散文般的语言改写课后练习三首《天净沙》中的一首。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景 (以乐景写悲——反衬)
情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