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反对党八股》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反对党八股》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1 16: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反对党八股
作者:毛泽东
1、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2、学习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
3、了解不良文风的表现和危害,认识树立良好文风的意义。
学习目标
夯实基础
①量体裁衣(liàng) ②可憎(zēng)
③滥用(làn) ④蹩脚(bié) ⑤接洽(qià)
⑥芒硝(xiāo) ⑦寅卯(yín mǎo)
⑧檄文(xí) ⑨恐吓(hè) ⑩瘪(biē )三
积累成语
①量体裁衣:指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②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③无的放矢: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④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名:说出)。也作莫明其妙。
⑤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⑥面目可憎: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⑦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⑧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的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
当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背景介绍
八股文,也称“八比”,是中国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要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来写,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内容也只许为圣贤立言。这种文章后来就成了只讲形式、死板空洞的文章的代名词。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一、议论文写作要有现实针对性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并批判
必须抛弃党八股,
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第1段:
第2—9段:
第10段: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反对党八股
全文思路



二、议论文要有清晰的论证思路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空洞
动机不纯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
形式主义
责任心不足
危害后果
危害后果
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
表现
根源
危害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党八股有哪些罪状?顺序能否调整?
本文结构安排十分严密,请简要分析。
本文的结构安排是按事物内部的联系组织起来的。
文章列举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三条侧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故接着四、五条侧重形式;第六条从革命责任感的角度分析造成前五条罪状的原因;最后两条罪状概括沉八股的危害性。
这八条罪状既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在论述每个问题时,都按马克思主义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组织材料。条分缕析,十分清晰。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宣传真理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影响全党,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利国利民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反对
提倡
首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
第一是长而空。长而空的后果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其产生原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一褒一贬,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第二是短而空。先承上启下,辩证地指出短而空也不好,因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
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摆现象
挖根源
论危害
提办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下决心不
要群众看
散布坏影响
造成坏习惯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
驳论式:
提出错误观点—— 批驳错误观点 ——提出正确观点
像懒婆娘的裹
脚,又臭又长
阅读课文,用表格形式列出党八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
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 借以吓人
无的放夭 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 象个瘪三
甲已丙丁 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 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 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 祸国殃民
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写短些,写精粹些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吓人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言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课堂展示
三、议论文要有丰富的论证方法
以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为例,文章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
这段文章总的论证方法是边破边立,但在具体论述时,又具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例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
引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比论证:《资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
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论证方式(类型)
1.立论 2.驳论 (驳立结合,先驳后立或先立后驳)
例证法。比如,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信服】
引证法。比如,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通俗】
类比法。比如,用“每天洗脸、照镜子”阐明写文章、做演说必须要有责任心。【趣味】
对比法。比如,以党内某些老爷们写的“长而空”的文章,与斯大林的演说进行对比,引导读者从比较中鉴别是非,从而赞成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的正确主张。【鲜明】
任务:快速浏览课文,以第一条“罪状”分析为例,举例说明其他“罪状”是如何进行论证?
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解决办法
论证方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 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 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 象个瘪三
甲已丙丁 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 到处害人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恐吓辱骂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妨害真理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文章没人看
使人作概念游戏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不要老百姓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形式主义的方法
责任心不强
把文章写短写精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学习语言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加强责任心
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例证、引证、对比论证
例证、比喻论证
例证、类比论证
因果论证
例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
本文说理特点:
说理严谨周密,语言生动活泼
四、议论文要有生动的论证语言
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词语的运用上。
A、俗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C、成语,“装腔作势”“莫名其妙”“祸国殃民”臻于郅治、一言以蔽之;
D、口语,落水狗、靠科学吃饭、瘪三、不中用、扔到垃圾桶里去
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2)说理中的比喻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①从所用的比喻的语言看:
a、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b、俗语“到什么山上唱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c、古语“得胜回朝”;
d、成语“装腔作势”“莫名其妙”“祸国殃民”;
e、方言词语“瘪三”,日常生活用语“洗脸”。
②从比喻的方式看:
a、用一件事来比喻一件事的,如用“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比喻文章长而空,不受人欢迎;
b、用两件事来比喻一件事的,如“到什么山上唱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
c、用三件事来比喻一件事的,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做朋友要“懂得彼此的心”比喻写文章要有的放矢。
③从比喻的内容看:
有的是一句话,有的却是整个事例,如以洗脸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做例子,来比喻 写文章必须认真负责。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是一篇申讨党八股的檄文,这篇文章说理切中要害,深入浅出,语言特点鲜明,是一篇很经典的政论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以本篇课文为例,思考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
合作探究
以本篇课文为例,思考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
理性的思想
严谨的思路
充实的内容
丰富的方法
生动的语言
边 破 边 立
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是按照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方法的思路进行的,也就是说从批判中阐明正面主张,破中有立。这种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使论证全面深刻,说理透彻。
严谨的思路
破立之间过渡自然,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在破和立之间用了过渡的词或句,衔接紧密。文章内容也前后照应。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具有结构严密、环环相扣的特点。
严谨的思路
说一说
联系实际,谈一谈我们要树立良好文风
我手写我心
假话空话
故作高深
拓展提升
阅读以下材料,借鉴模仿《反对党八股》一文“摆情况一论危害一挖根源一提办法”的论证思路,有针对性地谈谈你对“报复性熬夜”的理解和思考。
【最近,“报复性熬夜”一词风靡网络。它的意思是,大家白天都忙,晚上明明困得厉害,还要吃夜宵、刷手机、玩游戏,非熬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有人说只有这样才觉得“拥有了生活”。】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中,引用了很多成语、俗语和名言,使得这篇讲话稿语言灵动形象,令人听来更感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很擅长修饰语言,他经常引用毛主席的诗(词)句。阅读下面的材料,请选择毛主席的诗(词)句填在横线处,并简要说说选择的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豪情满怀地畅谈了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引起举世关注和高度赞扬。他在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时,恰切地用了三句诗:“ ”“ ”“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三句诗,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的中国梦。而这三句诗中有两句是毛泽东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有一句是诗仙李白的,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李白的这句诗正可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
课堂练习
【答案】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理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它的对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原意是说险峻娄山关,漫漫长征路像铁一样难以征服,而现在红军战士从容跨越。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词)句意的生动展现。“人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出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借此来说,这种沧海桑田的革命性变化,是人间正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 【解析】本题考题干的第一段告诉我们这里需要选择毛泽东的诗(词)句填入横线,选择的依据就是上文的“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和下文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等内容。
1.标记字词,
2.理清全文思路,
3.注意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4.注意语言特点
速读全文,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