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1 22: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想到了谁?
孙悟空
神仙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曾经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我们都可以做到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呼风唤雨已经不再是件艰难的事情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呼风唤雨的世纪》。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huàn
世纪
:计年单位。100年为一个世纪。如从公元1—100年为1世纪;1901—2000年为20世纪;2001—2100为21世纪。
认真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同时画出这个世纪中的发明和发现。
呼唤 世纪 技术 获得 改观 程度 超过 依赖 潜入 百亿 探索 核心 奥秘 船舶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兰花 罗素 任何 改善
呼唤 世纪 技术 获得 改观 程度 超过 依赖 潜入 百亿 探索 核心 奥秘 船舶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兰花 罗素 任何 改善
lài
huò
qián
zhé

huàn

zhì
suǒ
lán
ào
读一读
字词识记






亿





你学会了吗?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有没有同学发现,在这段话里有一个词绝对是重点?谁来说说看?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行使刮风下雨的法术,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有时也比喻反动势力的猖狂活动。
呼风唤雨
在我们刚刚读的这段话中作者就提了两个问题,谁发现了?读给大家听一下。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们,我们抓住重点词,可以画下来、重读、理解意思,还可以根据重点词提出问题,这样的学习方法非常好。编者也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问题,并且批注在了旁边。谁把作者的问题读给大家听?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第一段话的重点词是什么?针对重点词提问。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你画出的重点词又是什么?针对重点词提问。
同学们掌握了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的方法,很好,提出的问题也很有价值。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还会提出哪些问题。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抓重点词提问的方法,也可以用前面学到的其他方法来提问。大家既可以针对全文内容来提问,也可以根据部分内容来提问。除了针对内容提问,大家还可以就写法提问,或者从得到启示的角度提问。
同学们,我们提出问题后还要学会梳理问题。该怎样梳理问题呢?我们来看看课后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请各小组梳理一下本组提出的问题,合并相同的问题,将暂时可以搁置起来的问题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填写好。
小组合作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句中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人们创造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属于“发明”的有
属于“发现”的有




①②
③④
选一选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联系生活,谁来说说生活中的什么是“千里眼”,什么是“顺风耳”?
电视、报纸、网络都是“千里眼”“顺风耳”
同学们,我们提问的时候,不仅可以就课文内容提问,还可以就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问。我们再读读这段话,大家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作者连着用了好几个“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明当时的科技很不发达
写出过去和现在的差距很大
同学们想想看,那时候除了没有课文中写到的电灯、电视机等,还没有什么?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现在有了什么?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写一写。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