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
2、掌握词语
3、疏通文意
《资治通鉴 》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三国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鲁肃,三国时吴国的军师。
吕蒙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文言文朗读三步曲
读准字音
读通文义
读好停顿和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分角色朗读
疏通文意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
大事
用
事务
难道
想
成为
通“耶”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认为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
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
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主谓间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到了……的时候
不再是
延用至今的词
岂:难道 欲:想
不同语气的词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
①邪!反问语气 “吗”
②耳 限止语气 “罢了”
③乎!感叹语气 “啊”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 书名等可照录。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字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
鲁肃
吕蒙
大惊(正面)
自信(侧面)
书中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分析人物:
孙权:
吕蒙:
鲁肃: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
爱才,敬才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善劝 好学 关爱部下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
爱才 敬才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
听劝 学有所进
找一找
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成语学习与运用: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板书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吕蒙
孙权
鲁肃
善劝 关爱部下 好学
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就学)
延伸训练
*假如咱们班有一名同学产生厌学情绪,你是他(她)的好朋友,你该怎么办?
*学过本文之后,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作业:
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一百字左右)。
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并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
《孙权劝学》
单位:中牟县韩寺镇第二初级中学
姓名:边合成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
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作业
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1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 赞学
孙权 —————————→ 吕蒙←———————— 鲁肃
(就学)
善劝、关爱部下 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敬才
好学
教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