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观摩课例展示《喂--出来 》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孙老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观摩课例展示《喂--出来 》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孙老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14:1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喂出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自主学习,强调个性培养。在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感悟,从而成为新世纪环境保护者。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⑵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⑶锻炼想像能力。
⑷了解科幻小说。
2、过程与方法:
自学讨论法、想象交流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等道理。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思。故教学重点应放在挖掘本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上。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说起哈里 波特,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 这是一部深受人们欢迎的科幻小说。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科幻小说
多媒体展示: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喂──出来》也是一篇科幻小说。这篇小说不到1500字,因此从另一个标准分,则属于微型小说。除了篇幅短小以外,微型小说还有哪些特点呢
多媒体展示:
微型小说,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既是科幻小说,又是微型小说,故称微型科幻小说。
2、作者星新一,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
(多媒体展示作家图片)
3、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答案)
⑴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哂笑( )牟取( )贪婪( )履行( )肮脏( )签订( )棘手( )众目睽睽( )逍遥法外( )
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哂笑贪婪纳闷棘手众目睽睽心安理得莫衷一是逍遥法外任劳任怨慷慨大方一视同仁胸有成竹深不可测不容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
(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一个建筑工人听到了一声“喂──出来”的叫声,接着,又有一块小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 还会发生什么
(原先扔进去的垃圾都跑出来了,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3、说说标题“喂──出来”的意思。
4、讨论本文中心,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⑴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⑵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⑶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⑶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三、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问题组,学生自由挑选其中的问题回答,留下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协助解决。)
1、这个故事真实吗 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
明确:是虚构-幻想。但有生活真实性。
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 有何意义
明确:环保话题。
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
明确:表面无底,其实未必。
(师补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4、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生存的地球。
5、文中说:“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这说明什么
明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但只是暂时的,潜伏着隐患。
6、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 这些人有何共同点 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明确: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8、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人类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 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四、拓展延伸
1、现实生活中,人类有没有因破坏环境而遭受惩罚的现象 联系身边实例说一说。
生1:因滥砍乱伐,盲目围垦,98年导致长江特大洪水,嫩江流域、松花江特大洪水。
生2:因破坏草皮,不合理的耕作、开发湖沼,使沙漠扩大。
生3:河流污染,刮沙尘暴,下酸雨。
2、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生1:倒入村里设置的垃圾桶。
生2:去河里洗刷时,倒入小河里。
生3:倒在山沟里,被雨水冲走。
想法:
1、对垃圾应分类,建立垃圾处理厂,再加工,废物利用。
2、垃圾转化,如废气变沼气、废物作燃料等。
3、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生1: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废气,废水。
生2:各种生活、工业垃圾由货车运到了垃圾场,让它腐烂;有的工厂把废气排到空中,废水排到地底下或河道中。
4、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生:噪音,各种违章建筑,家畜家禽养殖等。
建议略。
五、布置作业
1、口头想像训练:具体说说天上掉下石头后,接下来会怎样。(同桌讨论)
2、书面作业: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下几题中可任选一题)
⑴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200字(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差者)
⑵《×××的黑洞旅游》,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日记形式写(适合于想像能力较丰富者)
⑶自拟题目以新颖的形式写一篇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应于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均佳者,教师可引导这些同学上网查阅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常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观摩课”作品信息表
河南 省 郑州 市(省辖市) 中牟县 (县、区) 项目: 观摩课
作品名称 《喂-出来》
学科 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知识点 “科学幻想小说”
年级 八年级 册别 □上册下册
作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思。故教学重点应放在挖掘本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上。
著作人 主讲人姓名 孙丽萍 在省资源网用户名
教学指导老师 刘丽霞 录制人员 陈小永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2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喂——出来
星新一
补充到课后:(结合课后和开心夺冠记字词)
铆 mǎo 肮脏 āng zāng 棘手jí
惩罚chéng 栅栏 zhà 束缚 fù
贪婪 lán 秤砣chèng tuó 争先恐后
雨后春笋 众目睽睽kuí 源源不断
异口同声 神色慌张 huāng 深不可测
众说纷纭 齐心协力 万无一失
科幻小说,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法国作家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小说不到1500字,属于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有以下特点:篇幅短小、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
星新一是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体裁介绍
1.朗读课文,用你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本文讲了一个村庄突然间出现一个洞,“填洞公司”利用偶然发现的这个“无底洞”招徕生意,人们将整个城市所有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全部填如洞中,而最终人类将要为自作聪明付出代价。
叫声--小石头
发展(14---38) :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高潮(39---51) :新奇的“填洞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结局(52---56) :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
开端(1--13) :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庙塌--洞现--洞深
叫声--小石头--栅栏 --记者--科学家--看客
-警察--用绳量--用强音测--主张填--商人买
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尸体--废物--污水—
日记本--照片--假钞--犯罪证据
2、再次浏览全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这个故事有没有一定的真实性
不真实。不存在。
生活中有一定的真实性。(比如向海洋排污水、
向天空排污染气体)
探究内容:
2、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生存的地球。

3、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4、讨论文章主题。(结合课后练习二)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作者告诉我们: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5、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后受到的启示。
(应从多角度看问题)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 2、 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
3、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4、 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
5、 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 7、 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 8、 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 ……
你还能举出人类因为破坏大自然而遭到报复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