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观摩课例展示《关雎》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崔老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观摩课例展示《关雎》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崔老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16:30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诗经 关雎
叶县廉村镇中学 崔红娜
自 创 诗 歌
你是一条 旺盛的河流 /两千多年来边唱边走/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哦 从西周,再到春秋 /“风” 土风民谣 .淳朴 自然/“雅” 诸 侯朝会 ,贵 族欢 宴/“颂 ” 宗庙祭祀 ,乐舞翩 翩 /直陈、比喻 、托物抒情/你的语言是赋 、比、兴 /因了你 ,“风骚 ”成为文学的雅称,你就是 《诗三百》/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 《诗经》
诗经 关雎
诗经 关雎
走进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歌内容分“风”、“雅”、“颂”,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 关雎
雎jū鸠jiū 窈yǎo窕tiǎo 芼mào之
好hǎo逑qiú 荇xìng菜 寤wù寐mèi
钟鼓乐lè之
读准字音
诗经 关雎
诗经 关雎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请从 以下活动 中任选一个完成。
一 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二 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 押韵更好。
三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学 生 合 作 学 习,交流,)
诗经 关雎
诗经 关雎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美词 美句 美篇章
诗经 关雎
美词:双声、叠韵 、叠音词的运用,丰富了诗意, 读起 来朗朗上 口。
美句:语 句言简而意丰。“窈窕淑女”、“辗转反侧”、“求之不得”至今活跃在我们的语言 中。
美篇章:①赋比兴手法,含蓄委婉,生动形象。全诗意味深长、回味无穷。②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内容层层递进 ,加浓 了情感,增强了节奏感。
关 雎
师领读:
(齐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分读,男先)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合)钟鼓乐之。
配乐朗读:师生同读
诗经 关雎
诗经 关雎
再 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关雎》教案
学校:叶县廉村镇中学 科目:语文 教师:崔红娜 时间:2013-05-2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3 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读出节奏和情感
能力目标:
. 通过诵读、探究诗词、积累古诗名句,来提高学生诵读诗词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赋、比、兴”表达效果。
2、带情感的阅读诗词,品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
3、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教学难点】
探究本诗的美词、美句,体会篇章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 《诗经》中的 《关雎》,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寻美、赏美、创造美。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 :我 朗读自创诗歌 ,请 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从我读的诗歌中找出其有关 《诗经》的文学常识 。(屏显。师朗读。)
同学们把刚才的发现连缀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明确:《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集 ,它收录 了从春秋到西周之间的诗歌 ,它的内容有 “风 ”、“雅”、 “颂 ”三部分 ,它的表现手法是“赋 ”、“比”、“兴 ”。
二、诵读 :感受诗歌之美
初读正音 ,把握节奏 ,要读得字正腔圆。
再读解意 ,把握形象 ,要读得韵味深长。
吟咏诗歌 ,品赏诗情, 要咏得情深意切。
1. 初读正音 ,把握节奏。
(1)请同学们 自由朗读 ,发现诗 中易误读 的字音 ,标 出来,一会儿提醒同学。
(生 自由朗读 ,标记,自主完成。)
(2). 老师总结的易误读的词语(屏显)
窈窕(yǎo tiǎo) 钟鼓乐(yuè)之 荇菜(xìng) 好逑(hǎoqiú)
(3)指导整体朗读:(屏显)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4)全班齐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再读解意 ,把握形象。
老师给大家提供 的三个任务,请选一个完成 。
(屏显 。)
请从 以下活动 中任选一个完成。
一 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二 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
三、交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生 合作学 习,交流,师巡 回与学生交流。)
分组分任务学生回答问题
3.吟咏诗歌,品赏诗情。
(1)男主人公的情感丰富,有痛苦,有喜悦,读的时候就不能一种语气读到底,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感情读进去。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见“淑女”,一见钟情,心中充满了喜悦和爱慕之情,心旷到难以自抑。(读出心旷、激动、难以自抑的情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复咏唱,来说明淑女勤劳能干、心灵手巧。(读出淑女之美)
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一定是焦虑、苦闷、失望的,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可以看出来。(读出长夜漫漫的那种坐立不安的焦虑、苦闷的心情,声音要拉长)
一个人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想象着拥有。“君子”追求不到“淑女”,情极生幻,梦中出现了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情景,君子陶醉在愉悦中,沉浸在幸福里。 (读出君子的喜悦之情)
(2)生自由朗读
(3)找学生单独和着音乐,朗读这首优美的诗。(屏显)
三、探究:追寻美的脚步
(1)同学们 自主学习或合作学 习:发现诗歌中的美词、美句,体会篇章的美。(屏显)
学生回答探究结果
教师明确(屏显):美词:双声、叠韵 、叠音词的运用,丰富了诗意,读起 来朗朗上 口。
美句:语 句言简而意丰。“窈窕淑女”、“辗转反侧”、“求之 不得 ”至今活跃在我们的语言 中。
美篇章:①赋比兴手法,含蓄委婉,生动形象。全诗意味深长、回味无穷。②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各章结构大致相 同,只是更换其 中个别的字句,内容层层递进 ,加浓 了情感,增强了节奏感。
(2)老师和全班学生美读,这样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把诗歌的重章叠韵读出来。(屏显)
要求: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再轻声朗读前四句。
四、唤醒积累: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
爱情是个大话题 ,爱情是个小天地 ,走出这个小天地 ,我们可 以发现 :亲情 、友情、师生情、故土情 、爱国情醉人心 田,抒写这些情感的诗句比比皆是 ,说出你积累的诗句
学生回答(略)
五、布置作业
请发挥你大胆的想象,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六、结束语
在文学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朵奇葩 ,它流光溢彩 ,香远 益清 ,引来蜂 围蝶阵,美丽着流水一样的时光。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和乐而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深情 吟唱这首传诵千古、 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来结束今天的寻美
课件播放歌曲 《关雎》 师生齐唱。
板书设计:
关雎
爱慕 梦幻
相思
教后反思:
《关雎》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诗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我在这节课上巧妙的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人耳目一新:其一,教学过程简洁流畅,一唱三叹吟咏《关雎》、美不胜收品味《关雎》、识趣盎然美读《关雎》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其二,以读带讲,以读促品,让读书方式灵活多样,泛读、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同读相映成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体现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其三,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有机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