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工作效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工作效率的含义。 初步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这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工作效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的关系。
教学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三者对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加强辨析与比较,帮助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
德育渗透 体验生活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与学的平台,大屏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及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说明)
课本第39、40页 练习册第12页 创设情境 引入 合作探究 综合练习 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 1、多媒体出示书上主题图 小兔欢欢:张阿姨2小时做了14个维尼熊,李阿姨3小时做了18个维尼熊。谁做得快些? 2、设疑:张阿姨和李阿姨用的时间不一样,做的数量也不一样,怎么比呢? 3、教师适时地介绍数状图并板书。 3、师归纳:我们把每个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4、师小结 5、出示“算一算” (1)6分钟复印了108张纸,每分钟复印多少张? (2)每小时浇了27桶水,3小时共浇了多少桶水? (3)每小时折65个纸鹤,折260个纸鹤用多少时间? (4)一本468页的书18天看完,每天看多少页? 6、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1、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谁做得快些”。 2、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自己小结:两位阿姨做维尼熊的时间不同,所以不能单从工作量的多少来确定谁做得快,应该比较在单位时间内谁做得多,才能确定谁快。 4、学生自己解答 交流: 张阿姨平均每小时: 14÷2 = 7(个) 李阿姨平均每小时: 18÷3 = 6(个) 7个 〉6个 答:张阿姨做得快。 5、学生自学书本39页 说一说什么是工作效率。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一说身边的“工作效率”的例子。 6、引导学生概括出求工作效率的方法: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7、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归纳求工作量、工作时间的方法。 8、学生根据三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问题。 9、全班交流,反馈结果。 学生板演。 小结。 10、完成练习册第12页 重点讲解“先画树状图,再列式计算。”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书本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工作效率的认识。 要帮助学生分清工作量与工作效率,防止混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