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经历再次建构角概念的过程,知道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射线、直线的表象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理解和掌握角的定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无限延长和能否度量,认识角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 神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喜欢它什么?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手里有一件神奇的变化无穷的武器——金箍棒。(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
通过践行载所需要的教学视频,并利用录屏软件对视频进行二次编辑,创造学生所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获取新知的欲望。
(二) 深度探索合作学习
1、复习线段
师:金箍棒变大,能大出天际;变小,能藏在耳朵里!这时的金箍棒好小呀,老师想知道它有多长,该怎么办呢?(回顾测量方法)那老师想把它画在黑板上,数学上用什么能表示出 5厘米的长度呢?请你在任务单上画出一条 5厘米的线段,标上长度,边画边思考,你是怎样画的?展示交流——认识端点——总结线段特点——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回顾图形中的线段
【设计意图】:
通过金箍棒引出线段,并对其测量方法和画法进行回顾,引出起点、终点及端点等重要名词,对后面知识的探索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2、认识射线
师:金箍棒又要发生变化了,怎么变呢?一端不动,另一端向一个方向直直的延长,延长,再延长......都超出了屏幕,超出了教室,超出了学校,它会延长到哪里呢?学生交流——认识无限延长——认识射线——试着画射线——总结射线特点——寻找生活中的射线
【设计意图】:在认识射线时,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无限和延长,通过教师的课件演示和语言描述让学生初步建立无限的数学思想。
3、认识直线
师:金箍棒又想变了,这次它会怎变呢?你来猜一猜?你能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吗?认识直线——试着画直线——总结直线特点
【设计意图】:有了射线的探索过程做基础,认识直线时让学生大胆猜想会怎么变,然后通过科学有效的课件演示两端无限延长,让学生根据老师丰富动情的语言描述想象两端无限延长,建立无限的思想。
4、小结总结三种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对新知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对比、联系,建构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眼中有图,心中有数。
5、深度探索
(1)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
(2)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
(3)从一点能引发多少条射线?
6、认识角的组成和记法,充分理解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动手操作题,经历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等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引出角,让学生经历角形成的过程,对知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 手脑联动应用新知
1、判断题。追问:
(1)为什么没有长度?
(2)三种线中只有谁有长度?
(3)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2、数射线和角。
追问:你是怎样数的?
小结: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3、数线段,了解线段的记法。
追问:你是怎样数的?有不同的数法吗?再增加一个点呢?十个呢?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加深对新知的理解,逐步进行拓展和延伸,并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
(四)视觉盛宴赏线之美观看微视频,欣赏《线之美》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五)回顾整理畅谈收获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探索的过程。
(思维导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语:希望同学们做事情如线段般有始有终,学习如射线般勇往直前,为人像直线一样胸怀宽广,祝福同学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光芒。
【设计意图】:
通过回头看,整理新知架构,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知,完成学生对新知的建模,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运用。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