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过程: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 、 、 、 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活动探究】
探究腐肉能否生蛆
探究目的: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推荐器材:新鲜猪肉,碗,纱布等。
探究指导:
当你观察到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的时候,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是: ?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根据上述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3.设计实验:
(1)变量:所有实验都有变化的因素,如 、 、 、 、 等都可能是变量。
(2)对照实验: 组和 组除了实验 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实验设计:将两块大小 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 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其他条件均相同,如两只碗都放在 的条件下。
(4)该实验的变量是 。
(5)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4.实验结果: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的肉腐烂了,但是没有产生蛆。
5.得出结论: 。
【概念梳理】
科学探究: 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 和 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 实验,控制 变量,增加 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等是 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 和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当堂反馈】
1.在设计实验时,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之外,其他实验条件(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部分相同 D.不做要求
2.关于探究的基本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问题→结论→实验 B.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C.实验→问题→假设→结论 D.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3.(双选)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有光和无光 B.温度和水分 C.0℃和25℃ D.有空气和无土壤
4.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有知识相一致
C.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说相符
D.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大胆地修改原有知识
5.“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个同学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请你根据下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该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其他条件,如孑孓的数量,烧杯的大小,水的多少,甲乙所置环境均 。
(4)实验结论: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或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
(5)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