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200cm
B.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m
C.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D.一支新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7.5dm
2.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1.58cm B.1.58mm C.1.60cm D.8.60cm
3.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A.18.318cm B.18.32cm C.18.235cm D.18.24cm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的大小与测量工具的精度没有关系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三角尺 B.卷尺
C.游标卡尺 D.电子停表
6.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记录测量结果时,不必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D.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两人同时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是7.29dm和0.7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B.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第一把尺子的分度值是1cm,第二把尺子的分度值是1dm
9.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小张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归纳了使用刻度尺的一些要点,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B.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量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放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可以不带单位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测量的结果应为___________。
12.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13.苏欣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用了以下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 把这段导线盘绕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 40 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mm。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为了让读数更精确,他应选择 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
15.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圈,如图所示,这把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线圈长度是______cm,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cm。
16.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三、实验题
17.小段在家中找到一圈细钢丝,他想测出钢丝的直径。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器材:细钢丝、铅笔、______。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钢丝绕圈的总长度为______cm;
(2)通过计算得,钢丝的直径约为______mm;
(3)如果在绕圈时没有注意,使得绕出的线圈有重叠,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在绕线圈时没能做到线圈与线圈紧密靠拢,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D
6.D
7.D
8.C
9.A
10.C
11..A 5.50cm
12.17.57 1mm
13.2.37 0.6
14.乙
15.0.1 5.00 0.20
16.被测物体的一端未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未正对刻度线 刻度线未紧贴被测物体
17.刻度尺 5.00 1.3 偏小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