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1 23: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文主题:连续观察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习作要求: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9 古诗三首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傍晚,站在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起了本期学过的哪一首诗呢?
根据提示猜诗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他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其中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家喻户晓。
他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古代的一种诗体。
题目的意思是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yín

学写字
右边是“今”,不是“令”。
拼音开关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也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请用学们自由读一谈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可以按二二三的节奏来读,大家试着读一读。
暮 江 吟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
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
[唐] 白居易
/
/
/
/
/
/
/
/
读古诗,读准节奏。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诵再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整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得人的感受
可怜
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同情。
【古义】可爱,值得喜爱。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中哪些景物值得人喜爱呢 请大家用笔在书上圈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字表现出了阳光的柔和,斜射的方位,还有面积的广大而均匀。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写出了江水碧绿的特点,念起来朗朗上口。
【诗意】夕阳西下,余晖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

地上
天上


【诗意】夜色降临,岸边青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一弯如弓的新月映在水中,格外可爱。
“九月初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是年,不是节,不是任何一个特殊的日子,可就是因为白居易的这首诗,让人们记住了。诗人精准地抓住了秋的景色,秋的天、秋的水、秋的露珠、秋的夜月,让我们在一千多年后,仿佛和白居易一起同样看到了他眼中瑰丽无比的景色。
人们眼中景物的美丑和人的心情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同样是描写黄昏的景物,李商隐、王之涣、王维曾在黄昏下表达出不同的心境,我们再着看这首诗,诗人流连于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黄昏景象,想想看,他此时的心情如何
轻松愉悦、悠闲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