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溶解的秘密
第四课 溶解的多与少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3.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溶解的多与少》。前两节课探究了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个别学生发现白糖溶解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再溶解。本节课以如何使白糖变得更甜来导入新课,仍然经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完整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探究意识。同时,本节课探究过程的重点放在进行实验后,经过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如何进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并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关于白糖是否会完全溶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给的时间足够多,白糖会完全溶解,本节课则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建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这一科学概念。
二、学习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实验记录。
2.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三、学习重点:
1.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实验记录。
2.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四、学习难点:
1.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实验记录。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10g装食盐若干包、10g装白糖若干包、10g装味精若干包、水、玻璃棒、量筒、烧杯)、实验记录单等。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与猜想 提出问题: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搅拌和加热可以加速白糖的溶解,那么一直往水里加白糖,糖水会不会更甜呢? 学生猜想,提出假设:1.能,因为白糖不断搅拌和加热能够完全溶解。2.不能,白糖加到一定量以后不能再溶解。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制定计划 出示任务: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一个科学严谨的计划。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0g装食盐若干包、水、玻璃棒、量筒、烧杯。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包括:探究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讨论:结合上节课制定的计划,我们在制定实验步骤时应该考虑什么? 3.学生完善实验计划,教师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初步制定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水的量需要保持不变,可以选择100ml;每次放入1包10克的食盐等等。 3.完善实验计划。在100毫升水中放入1包盐,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放入第2包,待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3包......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本环节在制定实验计划时,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步骤,并完善计划,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下个环节打下基础。
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做的快的小组可以再选择一种材料进行探究。 学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进行快的小组再选择一种材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本环节按照上个环节的计划进行试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下个环节做准备。达成学习目标1。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物质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质在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达成学习目标2。
拓展活动 出示问题:关于溶解,我们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进行实验。 学生思考,并在课下尝试解决问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