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曹天芳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积累一些成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获得一点启示。
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所以确定以下教学 ( http: / / www. / Article / Index.shtml" \t "_blank )重难点
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英勇善战,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却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这次孙权是如何劝说的,结果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吧。(出示课题、作者)
二、自主学习课文
(一)、快速浏览相关资料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光,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与他相关的知识(展示)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吕蒙:东吴国大将。字子明,少年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三国时吴国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二)、分层次读课文,整体把握。
1、 师范读,生听读,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步骤:师先读,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即可。在学生试读一遍后,出示下列重点字词,让学生识记,反馈,记忆。
卿 当涂 涉猎 更 邪 遂
2、二读。要求读准节奏。
过渡语(文言文朗读讲究有节奏,大家再次读课文,要求注意句中的停顿,把握好节奏,大家先自己练习一下)
步骤:生自由练习(师留意身边学生),生自由展示,师引导纠正,再找几名学生个别读,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
1、读懂词义。
(要想明白文章内容,必须先掌握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大家看黑板,同桌两个共同找一找蓝色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可以参考文下注释,也可以翻阅工具书)
步骤: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了解重点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然后个别展示,师生纠正后学生反馈记忆。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当 对……说 现在 掌管事情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用 事务 难道 想 做 句末语气词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始就学。
以(之)为 于是 开始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
到了……的时候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 吃惊 现在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
不再是 就 重新
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 之 晚乎!”肃
为什么 认清事物 主谓间不译 迟
遂 拜 蒙母,结友 而 别。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2、读懂句意。
只要刚才老师标示的那些词语意思你明白了,要想翻译现在这几个句子易如反掌,谁来表现一下?
步骤:生自由发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卿言多务,孰若孤?
3、读懂文意。
一名学生翻译课文
(四)、合作探究
1、问题解决
a、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b、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c、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d、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每个人物说话的语气,然后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读的最形象,语气把握最准确。(展示,生自由发言,师引导)
步骤:师生共同分析每个人物说话时的心理,语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自由选择角色在班级里面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不悦、责备。
(3).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3、分别说说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的性格。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五)、比较阅读
比较吕蒙和方仲永,学生思考二人的经历和结果,通过比较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六)、小结检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意思。
3.说一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全文围绕一个“学”字展开,写了“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的故事。中间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吕蒙学习的用心,鲁肃对人才发自内心的称赞。而吕蒙前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吴下阿蒙成为非复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待。
(七)、作业
小作文:穿越时空,表达感悟
题目:当方仲永遇到吕蒙
(八)、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
孙 劝学 吕
权 蒙
语重心长 就学
吕 赞学 鲁
蒙 肃
非吴下阿蒙 发自内心
努力用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8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曹天芳
邓李中学
作者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
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人物简介
吕蒙
吴国名将
孙
权
吴国创始人
鲁肃
吴国谋士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品位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积累成语,获得一点启示。
一读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2. 字音、节奏、大声
二读
读懂文意
三、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
事情
用
事务
难道
想
成为
通“耶”语气词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与……相比怎样
认为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
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
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到了……的时候
不再是
重新
认清事物
读懂句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4、卿言多务,孰若孤?
读懂课文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3、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4、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孙权 : 1、“不可不学!”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反问语气: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肯定语气: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反问语气:不悦、责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吃惊,赞叹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深感自豪
(孙权)
(鲁肃)
(吕蒙)
分别说说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的性格。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
感悟反思: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比较阅读
将本文和《伤仲永》联系,你有何收获? (可从内容、写作手法,启示等方面来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
3.说一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习复查检
穿越时空 表达感悟
当方仲永遇到吕蒙